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丹凤县:“1234”工作法打通党员远程教育“最后一公里”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8-29 15:54

近年来,丹凤县坚持将党员远程教育作为赋能基层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实践“1234”工作法,着力破解学用脱节难题,推动远程教育从“云端课堂”向“实践引擎”转化,打通党员远程教育“最后一公里”。

锚定“1”个核心,筑牢运行根基。将站点规范化建设和高效运维作为远程教育工作的核心支撑。全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建成覆盖所有镇村的187个标准化远程教育站点,并积极向产业园区、非公企业、新建社区等延伸,打造融合式党群服务阵地。站点统一配备55英寸液晶电视等硬件设施,确保学习环境优质可靠。创新推行管理员“AB岗”制度,配强374名专职管理员队伍,通过“月初提醒+月中调度+月末汇总”的闭环管理机制,保障站点开机率持续保持100%。同时,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管护体系,联合网络公司定期检修,确保网络通畅、设备稳定,为学用活动提供坚实的“硬支撑”。

融合“2”个课堂,激活教育新动能。精心打造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教育模式,线上“云端课堂”广覆盖,以“丹凤党建”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开设“党员在身边”“驻村兴农我先行”“系列微党课”等专栏,推送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的微党课、短视频80余期。党员群众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指尖学习”,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教育常态化;线下“实践课堂”重实效,将远程教育深度嵌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每月开展“固定学习日”活动。创新采用“看+议+做”三步法,激发党员参与热情。推出“乡音党课”,邀请专家和“土秀才”用方言土语在田间地头、庭院党小组会中讲授政策理论、果蔬种植、畜禽病害防治等实用技术30余场次,年均覆盖1.2万余人次,确保党员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聚焦“3”大赋能,释放学用强效能。赋能产业振兴,深化“远程教育+产业”模式,打造许家塬村奇异果、土门村葡萄、黑沟河葡萄基地、窑沟村中药材等24个学用转化基地。推行“党支部+远程教育基地+农户”模式,通过“现场教学+专家指导”,培育50余名党员致富带头人,直接带动150余户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实现户均增收2万余元。赋能基层治理,实施“远程教育+社会治理”,将远程教育资源与“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系统深度融合,在防汛调度、应急指挥、政策宣讲、矛盾调解中发挥关键作用。建立“群众点单、组织配菜、党员送餐”服务模式,线上征集需求,线下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防诈宣传、健康义诊等活动,累计解决民生问题100余件,有效激活治理末梢。赋能乡风文明,强化“远程教育+典型引导”,常态化组织学习《榜样》系列专题片及本土摄制的《烙印》《商山深处红莲开》《亮化先锋张占海》等30余部先进人物事迹片。

深耕“4”类课堂,提升教育感染力。红色课堂铸魂,将本地红色历史、革命传统融入教材,筑牢思想根基制作微党课13期。技术课程富民,联合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及农技专家,开发拍摄猕猴桃科管、连翘种植、核桃管理等符合县域主导产业需求的实用技术课程10余期。榜样课堂引领,聚焦基层一线,精心摄制反映优秀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感人事迹的电教片30余期,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发共情共鸣。实践课堂教学,总结提炼示范基地成功经验和产业振兴鲜活案例,制作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教学课件,让抽象理论变为具体参照。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