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水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精简优化基层考核、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聚焦基层考核“指标繁杂、多头重复、重痕轻效”等突出问题,以“精准、精细、精效”为核心导向,持续深化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改革,构建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考核体系,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考核指标设置上,坚持“考少考精、考准考实”,构建“1+3+N”差异化指标体系,做实目标导向。“1”即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涵盖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核心内容,权重占比达45%,锚定县域发展核心任务;“3”即按单位职能差异,将乡镇(街道)、县级部门、双管单位分为三类(或四类)考核模块,其中镇办侧重为民办实事、乡村振兴,相关指标占比23%,县级部门突出职能主责,双管单位强调配合县域经济工作,对应权重约20%;“N”为动态调整的阶段性重点任务,建立“年初申报、季度监测、年底核验”管理机制。同时,严格执行考核指标准入退出制度,提高新增指标准入门槛,全面清理无效、重复及常态化、过程性指标,2024年已优化整合重复指标15项,考核指标总量精简30%,其中镇办指标精简幅度高达71%,有效为基层考核“瘦身”,让干部精力更多投向一线实干。
在考核流程优化上,以“减痕重实、提升效能”为目标,精细优化考核方式,夯实过程管理。一方面,严控考核事项与频次,全年仅保留年度目标责任考核1项综合性考核,取消各类不必要的月度、季度考核,严禁其他单位单独开展考核,从源头杜绝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另一方面,创新考核实施方式,构建考核信息化平台,推动数据实时共享,对可通过系统生成、数据调度、日常监测等方式掌握完成情况的事项,不再单独开展实地考核;确需实地考核的,推行“四不两直”方式,结合交叉检查、第三方评估,深入一线查验实绩,年终考核取消大会汇报和全面查资料环节,考核组根据需求重点查看部分资料,实现“重痕迹”向“重实绩”转变。此外,建立预警督办机制,对滞后指标及时下发预警函、问题反馈单,2024年已下发预警函32份、问题反馈单15份,有效传导工作压力,促进任务落实。通过流程再造,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减少25%,统筹督查检查次数减少8%。
在考核结果运用上,坚持“奖优罚劣、激励实干”,精效(精确)运用考核结果,落实激励约束。建立“三挂钩”结果运用机制:一是与干部选用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优先提拔实绩突出者,去年以来通过“三项机制”调整干部3批次260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二是与绩效奖励挂钩,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直接关联,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予以特别表彰奖励,充分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三是与问题整改挂钩,加强考核结果分析研判与精准反馈,向被考核单位下发整改清单,形成“反馈——整改——提升”闭环;对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单位启动专项督导,约谈主要负责人,若约谈后工作无明显进展且年终考核仍列省、市后位,单位不得评为良好以上等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切实维护考核权威性与实效性。
供稿:白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