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子洲县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筑牢思想根基,把稳组织工作“方向盘”。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通过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和县委工作部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半年累计调训各类班次37期、培训133人次,在注重理论学习覆盖面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学习教育质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不断凝聚起推动子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共识和政治合力。
聚焦干部队伍关键力量,树立鲜明导向,激发干事创业“原动力”。严格执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把关,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将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导向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结合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实际,统筹近期配备与长远战略培养,综合考虑功能结构、履职经历、专业素养等因素择优选拔使用干部,尤其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关键吃劲岗位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上半年选拔8名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同步提前谋划2026年乡镇换届班子分析研判,加强优秀干部战略储备。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出国(境)管理、谈心谈话、提醒函询诫勉等制度,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扎实组织开展公务员奖励工作,为267名同志报请记三等功,有效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营造了崇尚实干、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让“实干争先”成为子洲干部的鲜明特质。
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强化分类指导,构建全域提升“新格局”。高标准推进“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收官,对8个农村、1个社区、56个机关党组织实施“一支部一进位措施”。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前期准备,逐村分析研判,对59个重难点村建立县级领导包抓机制,“一村一策”重点攻坚,动态联审村党支部书记及后备人选,广泛动员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参与村级工作,储备村级后备力量881人。同步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和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深化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深化“双报到”落实“双考双评”机制,推动84个机关事业单位2000余名在职党员认领服务项目1000余项。初步建立并运行流动党员线上管理系统,对流动党员“双向登记”“双向管理”的机制不断完善。统筹推进机关、国企、“两企三新”等领域党建提质增效,新成立基层党组织8个,行业党委3个,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质量持续提升,构建起全域提升、全面过硬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集聚创新发展第一资源,优化政策环境,打造人才引领“强引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工作机制。积极对接落实省市引才用才政策,围绕黄芪、超细绒山羊、山地苹果等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需求,引导企业对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引进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服务,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次。上半年公开招聘(募)教育、卫健、农业等领域专业人才19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34人。强化人才服务保障,落实6名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和13名县有突出贡献专家年度考核激励举措,组建7支专家服务团下沉基层开展免费义诊、文化宣传、技术咨询指导等活动10余期。依托子洲县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布局国家级、省级产业示范园区,引进孵化企业5家、成果转化项目7个,成功培育“子芪1号”新品种,柔性引进科技创新人才6名,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进一步优化,为子洲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供稿:子洲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