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以“减负增效”为核心目标,通过“三化三提升”举措,推动基层工作从“重痕迹留痕”向“重实绩实效”转变,进一步解决基层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赋能。
优化指标设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修订《眉县高质量发展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理清“3+8+5”考核准入、退出事项条件,结合机构改革科学优化86个考核对象分类,进一步强化实绩实效评价。搭建“五个眉县”建设特色化考核体系,参照市考任务,引入“差异化考核”模式,根据镇(街)、部门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制定个性化指标,筛选剔除非重点工作、无定量目标事项,纳入生态环境整治等重点内容,差异化下达4大类50项一级指标,确保考核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按照精简优化基层考核“五看”“十不得”要求,结合实际简化优化指标分值内容,统筹调整部分考核指标,逐项分析解读,深入开展“一票否决”事项规范清理,切实落实基层减负。
强化过程管理,提升考核督导实效。建立深化“三个年”活动暨推动“五个眉县”建设创先争优榜,“一月一晾晒”公开张榜发布表彰荣誉和典型案例,6期榜单晾晒荣誉成绩127项,103名干部受到市级以上通报表彰表扬,引导基层把更多精力放在日常服务与长效治理上。持续用好智慧目责考核管理系统,探索建立“定等赋分”机制,设置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各方面评价、工作绩效加减分4大类指标,通过线上考、全程考、闭环考,实现考核精准化、常态化、高效化。围绕经济运行监测、重点项目进展进行“联考联评”,坚持“考督一体”原则,常态化做好调度分析、预警提醒、督察督办、追责问责、结果运用等工作,精准指导责任单位强弱补短、追赶进度。
注重结果运用,激发干部干事活力。坚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三位一体”评价,突出“考用结合、奖惩分明”,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绩效奖励挂钩,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28个镇街(部门)进行集中表彰,在政策扶持、项目倾斜上给予优先支持,对排名靠后的单位开展专项督导并限期整改,确保硬仗任务落实落地。积极推动考核与公务员日常管理衔接,以年度考核和及时奖励为抓手,统一制定年度考核细则,严格按比例审批奖励名额,2024年全县职级公务员和党群口一般事业干部拟授嘉奖289人,拟记三等功53人,有效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供稿: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