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组织工作服务县域高质量发展,武功县委组织部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创新提出组织工作“1135”总体思路,紧扣凝心铸魂、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自身建设五项重点任务,将其分解为29项亮点工作,制定责任科室、工作进展及取得成效清单,实行“月更新、季汇报、年总结”的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挂图作战,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为建设“三强四美”现代化新武功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凝心铸魂提能,筑牢思想根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聚焦“学查改”一体推进,截至目前,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52次、专题研讨238次。查摆问题330个、纳入集中整治237个,以“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销号管理”机制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创新干部“精准滴灌+场景赋能+智慧双融+实践转化”四维一体培训体系,实行分级分类分批分岗位的“菜单式”精准培训,强化专业赋能,以“三评三挂钩”质效闭环激活训用转化链条,打造“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高质量培训体系,着力提升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选贤任能提效,激活干部队伍。持续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实施“一线墩苗”,选派14名干部到大气污染治理、信访维稳等岗位培养锻炼。深入开展“十百千”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活动,选派5名政治坚定、实绩突出的干部,到上级部门、经济发达地区跟班、交流学习;动态安排百余名干部到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一线锻炼,助力干部补齐能力短板;分层分类在全县各单位选调千余名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班次充电蓄能。对24名公务员实施“三期培养”计划,积极构建公务员全链条培养机制。运用“四个一”考核模式及“四管”监督体系,坚决调整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局面,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强基固本提质,夯实基层堡垒。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农村,以“1345”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确定拟进位基层党组织169个,“一支部一方案”推动争先进位;对全县5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招引优质企业对口帮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城市社区,以“五共五化”为载体,抓实社区党组织“一年十件实事”活动,共确定实事90件,目前已完成52件。在新兴领域,以“1234”模式,扎实开展党的建设三年行动及“两个覆盖”集中攻坚活动,推动成立交通运输行业、物业行业、快递物流行业党委,有效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组织覆盖。着力优化党员队伍建设,在全县各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三亮一争做”活动,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志愿服务中的带头作用。
育才聚才提速,打造人才高地。创新推出“1+2+3”人才发展模式为兴武提速。建强一个产学研校地共同体,与陕西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成立高校联盟,并建立“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实施“人才联培+技术联攻”双联驱动模式,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接,成功解决了7项技术难题。针对2项较为复杂的课题,建立联合攻关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在武功转化落地。贯通专家下沉“需求——匹配——问效”三链闭环机制,纵深推进“人才下基层”专项行动,累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1期、送教下乡9次、健康义诊50场,惠及基层群众近5000人次,精准赋能基层发展。
自身建设提神,锻造组工铁军。以“三清三能”为抓手,建立分层分类学习机制,通过部务会领学+例会研学+支部跟学+个人深学“四位一体”学习体系,提升组工干部理论素养。创新开展“三个一”行动,围绕党建、干部、人才等重点领域,确定调研课题59项。其中党建类29项,干部队伍建设类16项,行业调研类9项,作风建设类5项。通过“3+N”组团服务机制,推动组工干部下沉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开展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等精准帮扶活动2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1个,切实推动组工干部不断提升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供稿:武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