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职党员到社区只能‘搭把手’,大多时候都是通过文件‘点名’、被动下沉的方式到社区开展工作,作用发挥有限。‘双报到’系统运行以来,大家能够主动认领服务岗位,精准为社区治理搭台补位。”首善街道滨河社区党委书记冯军鹏说。
7月以来,眉县以“双报到”系统为载体,持续深化“社区吹哨、部门报到”互联互动机制,县委组织部发出“动员令”,214个单位行业党组织积极响应,6537名党员干部每人认领3项志愿服务岗位。11个社区党组织通过居民点单、网格收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四单”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与在职党员特长,做到线上自愿认领,线下主动报到,按时完成服务项目,让在职党员由“单位人”变成“社区人”。
“社区提前发布活动讯息,定向邀请志愿者,我们在手机上就能一键报名、开展签到签退、领取微心愿,真正让党员干部动了起来。”锦华国际小区值守点干部李青说。疫情期间,各社区党组织通过“双报到”系统平台,及时发布志愿服务活动70余场次,63个小区临时党支部靠前指挥,245个党员先锋岗示范引领,1500余党员干部主动下沉社区,参与包抓小区值守、居民核酸检测、防疫知识宣传等各项工作。由县级领导带队,56个县级部门严格落实“街长制”,在城区4街24路开展“扫街敲门”行动,每日督促41类重点人群和城区居民全员核酸检测。全县各部门立足职能职责、积极作为,县妇联成立巾帼红志愿队,共青团建立9支青年突击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紧急召集18名年内转业退伍士官奔赴“疫”线,参与高速卡口24小时值班值守、人员车辆查验,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查”,坚决守好城区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幸亏有了这个系统,精准派单后参与的人多了,社区工作力量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工作开展也更顺畅了。双报到牵手云平台,数字赋能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社区防控一线,实现了“群众在哪里,党组织就活跃在哪里”。
截至目前,全县6000多名在职党员公职人员累计认领志愿服务岗位1.3万个,服务时长总计为1.1万小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8次、41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11次,检测共计213.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