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渭南市临渭区突出党建引领,通过健全组织体系、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公共建设、抓好服务保障等举措,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切实提高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组织体系,锻造“主心骨”。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在雨露社区、阳光社区、双创家园社区、育红社区4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全部成立了党组织,275名搬迁党员组织关系均转接到迁入地,进一步推动了组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4个搬迁社区建立了居民民主协商制度和居民自治公约,设立党员中心户70个,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9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宣传、文明劝导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60次,累计调解社区业主之间矛盾25件,推动搬迁社区治理水平提升。
拓展就业渠道,保障“能致富”。按照“对外抓输出、对内扩岗位”工作思路,引导劳务输出就业1832人,依托社区工厂、产业扶贫园区带动就业194人,开发公益岗位帮助就业110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一户一人或多人”就业目标,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育红社区举办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暨搬迁社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200余个,设立专门求职登记点,提供后续服务。深入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双创社区的家政妇女就业养老护理、残疾人糕点制作,阳光社区的草编等培训,帮助搬迁群众提升就业能力。
加强公共建设,提升“幸福感”。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原则和“一室多用”要求,建立移民搬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个,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办公服务。积极打造搬迁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聚焦群众关切的教育、卫生、住房等问题,新改扩建卫生院4所,管理各类大病、慢病患者782人,配套建设4个幼儿园、2所学校,全面完成768名中小学生入学转学衔接工作,全面完成安置房不动产登记及发放工作,让搬迁群众就好医、孩子上好学、住房有保障。
抓好服务保障,增进“融入感”。疫情防控期间,向阳街道对接多家超市,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群等方式为育红社区居家隔离群众提供“线上接单 线下配送”服务。创新创业基地、鼎泰公司等单位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到共驻共建双创社区、育红社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值守、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等服务工作,为搬迁群众筑牢避风“港湾”。积极推动搬迁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发展,开展红色电影放映、书法比赛等活动100余场次,组织生活融入、心理疏导、邻里互助等社区服务50余次,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开启新生活。
(渭南市临渭区委组织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