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甘泉县桥镇乡闫家湾村: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7-28 10:12 作者:魏辉

近年来,甘泉县桥镇乡闫家湾村按照“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求,抢抓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机遇,盘活红色资源、建强红色阵地、赓续红色基因、发展“红色”产业,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擦亮“红色美丽村庄”名片,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坚持红色赋能,展现党旗红。在红色村建设过程,闫家湾坚持实施“固本强基、队伍提升、党建赋能”三大行动。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会议、广播、微信群、口袋书、学思堂等宣传方式,不断让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根植于村民心中。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等活动,持续开展“走一段长征路、唱一首红色歌曲、听一段红色故事、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看一部红色电影”,“五个一”实景体验活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发展红色经济,带动产业兴。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有信心、有底气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闫家湾村顺势而动,依托红色美丽村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融合农旅上做文章,不断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高产地膜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多点发展菜畜产业,目前发展连栋大弓棚18座,大弓棚15座,湖羊养殖1000只,牛150多头,驴50多头,蛋鸡养殖1多万只。与此同时,村上还充分发挥红色美丽村庄、省美丽宜居村、省党建综合示范村、大弓棚产业、居民石窑洞等资源优势,积极打造集红色培育、庭院民宿、休闲采摘、农场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凸显红色底蕴,映照乡村美。优美宜居的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近年来,闫家湾村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以“四治”为抓手,不断改造提升软硬件设施,先后改造住户房顶、院落75户,粉刷院落围墙6800余米,硬化村内巷道2700余米,清理河道1000多米,加固河堤700余米,新建修葺排水渠2300余米,绿化村庄道路2000多米,安装照明灯500余盏,“改水厕”43座,建成红色文化广场一处,红色文化长廊800余米,远望闫家湾村尽显一派“红绿”交相辉映,古典与现代相融的新景象。

创新红色治理,推动乡风好。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让红色精神代代薪火相传。闫家湾村以建设红色美丽村庄为契机,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更在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上开拓创新,以“严党风、淳民风、正村风、美家风”为抓手,打造了党建引领、村规民约、文明礼仪、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并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思堂,农家书屋等,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教育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引领时代新风尚,让闫家湾村在美起来、富起来的同时,实现了“颜值”“气质”俱提升,物质精神同丰收。

洛河之水川流不息,红色光芒普照大地。闫家湾这片土地,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正蓬勃兴起,赋能乡村振兴,幸福的歌声响彻洛河两岸。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