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宜川县:“十大专项行动”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7-27 10:38

今年以来,宜川县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主题,创新开展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开展政治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铸魂补钙强党性。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对党忠诚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的核心要义,持之以恒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开展“流动党校下基层”、“千名党员进党校”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2600余名党员干部走进党校接受思想和精神洗礼,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更加坚定;全面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全县485名党组织书记走上讲台,用一堂堂内容详实、形式鲜活、意义非凡的党课,把党的好声音传播到村组、社区、学校、企业,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记初心和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携手抱团谋振兴。坚持党建引领,实施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多元提升、一般村壮大突破、富裕村升级晋档”行动,选派60名第一书记、111名驻村工作队员、47名乡村振兴特派员,稳步推进百社(村)建百企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延链补链强链,统筹发展苹果、食用菌、新能源等产业,形成了党组织嵌在产业链上、抱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局面。“33+1+N‘云链’”“党建+旅游”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红利全面释放,玉米加工厂、食用菌基地、苹果示范园……成为了强村富民的最强引擎,让村级组织带领群众致富有了更大底气,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开展锻造过硬队伍专项行动,全链提升鼓干劲。实施“领头羊”培优工程,健全完善“一肩挑”后村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全面开展村换届“回头看”,加强村级班子任职研判,动态调整2人;举办“乡村擂台比武,争当振兴先锋”专题分享会2期、村级带头人专题培训班1期,村级带头人引领发展能力、服务群众能力有效提升,云岩镇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太吉村党支部书记崔远忠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实施“雏燕”培育工程,深化村级后备干部带薪培养,落实人员筛选、教育培训、联系帮带、试岗锻炼、考核管理五项长效机制,培养储备有想法、干劲足、会干事的村级后备干部317人。实施党员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围绕全县中心大局,持续开展“学用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分五期选派260名党员干部赴浙江大学学习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做法;举办党员领导干部、行业干部、党务工作者、积极分子专题培训班15期、1705人,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学经济、懂经济、抓经济综合能力。

开展党员队伍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严管厚爱激活力。实施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清零”行动,稳步推进年龄结构老化、后备力量不足、班子战斗力不强的村党员发展工作。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流动党员进行摸排,强化流入地和流出地信息互通,完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账,通过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网上党支部、微信群等形式,将195名流动党员纳入有效管理。“七一”之际,落实党内关爱专项资金4.2万元,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42名,颁发“在党50年”纪念章65枚,让他们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激发了党员队伍干事创业活力。

开展基层党组织达标创优专项行动,对标对表抓提升。对县直党委(党组)进行科学规范设置,配齐配强党务工作力量。落实省级标准化示范村动态管理办法,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包抓机制,巩固提升6个省级标准化示范村创建成果;严格软散村“四个一”整顿措施,稳步推进9个软散村集中整顿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机关支部建设提升年”活动,对照《支部建设提升年评分表》38项指标,评树先进支部22个,落实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后进支部机制,全面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开展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达标创优活动,持续推进“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创建三星级党组织2个,打造党建示范典型2个,着力推进非公领域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增效。

开展党建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专项行动,优化服务促发展。以大抓放管服改革、大抓效能建设、大抓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制定《宜川县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工作运行规则》《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改进干部作风的实施意见》《宜川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制度,坚持“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每季度邀请企业对具有服务企业职能的22个部门局长、业务副局长、股长和科长、一线业务干部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同干部选拔任用直接挂钩。落实党委书记抓党建促营商环境优化第一责任,开展“一树两争”活动,授牌表彰“优秀党委”4个、“标杆党支部”10个,抓树“党员示范岗”5个、“最佳服务窗口”3个,推出90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让“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成为宜川的鲜明特征,让“风清气正党旗红、团结干事创业忙”始终成为了宜川的现实景象。

开展新兴领域扩面提质专项行动,有效覆盖聚合力。通过指导组建业委会,吸纳物业进入小区党支部等方式有效推进党建物业联建,组建业委会9个、小区党支部3个;在工业专班、食用菌专班、碳汇专班及招商小分队建立党组织,在分散村级党组织设立党小组45个;云岩镇党委探索在村集体经济联合总社建立党组织,形成了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大力开展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精准排查,排查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网约出行和互联网企业20家,建立工会组织3个,选派党建指导员7名,不断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党对县属国有企业的领导,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成立宜川县美泰泰扶贫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着力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项行动,共建共治筑和谐。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作用,开展社区共驻共建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推行“社区问题反馈单+三色督办单”制度,构建“一员四长”工作体系,引进“智慧社区”数字平台,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效能。印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项目细化清单,落实“书记项目”,为街道社区新增居民小组长11名,落实1200余名党员干部包抓32个三无小区、580名党员干部担任核酸检测信息员,卫健、公安、交通、镇街500余名干部坚守一线,查验车辆及人员信息,守护宜川百姓平安。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共治机制,通过物业公司负责人兼任社区委员、社区“两委”成员进入物业公司管理层等途径,延伸基层治理触角。积极尝试用基层党组织整合社会救助力量,成立民政系统党委,以“大民政”工作思路和方法统筹整合17个部门、48个救助项目,整合救助力量,延长救助链条,增强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精准性和实效性。强化乡镇、村党组织抓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直接责任,推行农村网格化管理,完善“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机制,严格落实防范和整治“村霸”长效机制,培树抓党建促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个,善治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开展基层基础保障专项行动,建好阵地强功能。依托延安党建云平台、远程教育、县乡村三级视讯系统,推进各级各领域党建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高效利用,今年以来,利用党建视讯系统召开惠农、培训等重点工作会议54次。强化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对12个汛期受损党员活动室进行维修改造、1处地基塌陷活动阵地进行重建;推行挂牌组织部准入制度,规范、清理组织机构挂牌400余个;稳步推进112个村级党员活动场所卫生厕所改造、冬季清洁取暖等工作,增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功能。足额落实村(社区)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和干部工资待遇,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激励村级干部队伍积极作为。

开展党建品牌擦亮专项行动,争先进位开新局。围绕“党建领航、民心导向”主题,在各领域培树一批特色鲜明、可示范推广的典型,深入挖掘新时代宜川党建典型案例、先进人物和突出成效,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展示宜川党建工作新形象,营造学习先进榜样、勇于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丹州党旗红发布党建宣传稿件310篇,向陕西党建网、陕西先锋网、延安党建推送基层党建类稿件48篇;拍摄《辛户村的振兴“密码”》《“大民政”与“小幸福”》等专题片4部,充分展现了宜川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新气象。

(宜川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