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都区以打造红色“三站”为目标,深入挖掘、整合辖区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激活教育培训基地效能。
因地制宜,打造红色“服务站”。创新探索“党建+党史+文旅”发展模式,以“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建成集教育、宣传、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建主题公园,自开园以来,深受党员群众欢迎,累计接待来自市、区及外省、市县80余家单位参观学习,受教育党员群众人数达8万余人次,成为秦都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特色品牌。鑫诚现代农业公司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服务教育事业,建成包括“科普宣传教育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生活技能实训区”等6大功能区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全年可容纳5万名以上的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大自然,了解社会的机会,
滋养初心,打造红色“加油站”。秦都区厚天博物馆是一所非公民办博物馆,该馆秉承秦人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宗旨,藏品类别丰富,整体展示效果良好,区委组织部、区文化和旅游局、马泉街道党工委利用博物馆现有资源全力打造“红色文化陈列馆”“红色文化讲习所”,作为党员干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吸引了来自党政、企事业、社会团体、学校、社区(村)等百余家单位参观,受教育党员群众2800余人。
淬炼党性,打造红色“检验站”。按照“共建共联共用共享”的工作思路,坚持“统一流程、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的要求,高标准建成党员党性教育体检中心17个。科学制定党员教育体检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并依据“党员管理十条红线”设置红线。组织党员每年开展至少2次党性体检,紧紧围绕自身体检出的不足,党支部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限要求,促使党员在教育体检中“强身健体”。同时将党性体检贯穿于生活、工作、学习全过程,促使党员自我教育、自我革新。将完成重大任务作为锤炼党性的“试金石”,引导党员打头阵、当先锋、创一流,不断强化党性修养、提升能力素质。促使党员铭记身份、强化在党观念,时刻谨记自己的入党誓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供稿: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