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双乳镇集镇社区紧紧围绕搬迁后扶“138”模式,以“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为目标,以“组织建设、便民服务、产业发展”为抓手,切实提高搬迁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党建引领促中心,资源整合强堡垒
双乳镇集镇社区自2020年建成以来,全面强化组织建设,高起点实施标准化。一是规范阵地建设。严格对照党组织标准化要求,合理布局党员活动室、支委会议室、便民服务大厅等,规范使用各类标识和上墙制度牌匾,做到室内、室外设置统一、规范整齐。二是优选配强班子。坚持严选优进理念,从党政机关、民营企业、产业大户中吸纳优秀人才进班子,社区干部平均年龄35周岁,平均学历大专以上,最高学历为大学本科。三是打造红色阵地。以党建文化为主线,以“五个一”活动为主题,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建成党建会客厅、党史文化长廊,党史教育室,配备专职讲解员1名,共计接待22个主题党日活动300余人次。
“321”网格建起来,急难愁盼降下来
为扎实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集镇社区结合党建引领“321”基层治理模式提质增效,总结出“123工作法”,即:一张网格、两本台账、三心服务。一是织密一张网格,以社区为单位,根据居民特点进行网格划分,根据家庭状况进行三色管理,把17名党员、6名人大代表、29名楼长纳入到社区治理队伍中,做到不留白、不留盲区,无缝对接、全域覆盖。二是建立两本台账。通过三线人员入户摸底,建立社区居民基本信息台账和需求台账,每季度进行一次分析研判,根据群众意见归类整理后“照单上菜”。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特殊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剩余劳动力就近到社区工厂务工或外出务工,提高群众的就业致富能力。三是做到三心服务。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对待群众要有热心、耐心和爱心,要时刻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挂在心头。
增收致富做文章、“三联”助推产业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集镇社区结合自身特点,着力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上做文章。一是深化“三联”工作机制。与双乳村党支部联建,成立硒莲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筹措资金510万元,流转土地1020亩,发展“荷虾共养”980亩,打造“双乳小龙虾”品牌,180余户群众实现分红42万元。二是引进社区工厂。利用社区闲置门面和标准化厂房,先后招商引进民安毛绒玩具、格邦电子等5家社区工厂落地,吸纳就业500余人。三是小菜园积分认购。通过“集体流转、居民认租”的方式流转土地50亩,实施“小菜园”工程,解决集镇社区141户搬迁群众无地种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