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以创建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为契机,强化系统思维、整体效应,坚持各领域统筹、多方面联动,积极构建条块协同、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统筹“三大板块”,建强“组织堡垒”。加强移民(居民)小区党建,新建移民(居民)小区党支部33个、党小组38个,选配党支部书记、副书记58名,每年预算近100万元保障干部补贴和党建经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向56个居(移)民小区分别选派1名第一书记、2名工作队员,协同做好联防联控工作。加强“小个专”党建,成立“小个专”党委,实行经营单位、社区党组织、“小个专”党组织三方“交叉任职”,推行“党建+诚信”“党建+旅游”“党建+发展”,通过治安联防、实事联办、文明联创,实现党建引领、携手发展。加强快递物流党建,成立快递物流党支部2个,建成爱心驿站7个,组织快递小哥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社情民意收集、孤寡老人关爱等志愿服务,带动农副产品进城300多万件、工业品下乡190多万件。
紧扣“三个抓手”,延伸“服务触角”。创新市场服务,推行“公益+微利”运作模式,充分利用社区阵地,引进社会力量,设立爱心超市、舞蹈室、健身房、国学馆等“功能室”,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日间照料、幼儿托管、中介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有效解决社区服务不平衡、不充分及社区服务发展经费不足等问题。做强创业就业,坚持“就近就业一批、劳务输出一批、扶持创业一批”,建立标准化创业中心11个,设立就业服务站6个,举办各类培训18场次培训3400余人、输出劳动力11000余人次,建成社区工厂14家,带动2468人就近就业、持续增收。打造“红色物业”,在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中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开展全员亮身份、物业亮职责、服务亮成效“三亮”活动,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和成效评议会,研究解决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
健全“三项机制”,拓宽“共治路径”。健全“人盯人+”机制,探索党建引领“人盯人+”社区治理新模式,将“双报到”党员干部整合进网格,从党员、退休干部中优选片长,明确政策宣传、矛盾调处、治安联防等8项职责,通过网格、网络两个渠道,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市域社会治理实现集约高效。健全“民呼我应”机制,采取协调、招募、动员等方式,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8个,建立上门寻单、主动接单、分类建单、精准派单、支部验单的“五单制度”,解决供水用电、邻里矛盾等问题620余件次。健全“文明共创”机制,组建文艺宣传队,设立“红黑榜”,订立居民公约,开设道德讲堂,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故事传唱活动,引导居民主动参与“两拆一提升”等中心工作。
(供稿:商南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