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水县党代表工作聚焦“传党音、听民意、解民忧、促和谐”,多措并举拓宽服务渠道,不断提高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水平。
制度先行,确保履职出实效。制定《进一步规范镇(街道)党代表工作室运行的通知》,依托智慧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利用闲置场所,在8个镇(街道)增设党代表服务驿站9处。建立线上服务平台,传递群众声音,传达社情民意,及时公开问题处理进度及结果,定期推送经济、法律、医疗等群众关心的政策和热点话题。建立流动服务队,吸纳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志愿者64名,通过党代表+志愿者的“1+N”模式,扩大党代表工作辐射范围,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党代表和志愿者变身“群众代购员”,帮助居家隔离的168户解决隔离期生活不便问题,保障群众正常生活秩序。
网格管理,确保沟通多渠道。依托党代表工作室现有格局,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依据所属单位以及行政区域将市、县、镇(街道)党代表划分至相应的17个网格,按照《党代表工作室职责》及驻室要求确定轮流驻室表,每月固定2天开展接待服务,按“六步工作法”认真倾听、热情接待,全县173名党代表结对联系服务群众1975人,脱贫户53户。完善限时办结机制,对群众反映问题建立电子台账分类处理,对于现场容易解答的问题由当日驻室代表立即处理结办,对于涉及范围广的复杂问题,交由相关职能部门限时承办。
深化形式,确保服务有载体。持续开展“七个一”活动,突出模范带头、代表先行,在全县设立工作信箱78个,及时处理反馈收集意见。通过代表联系支部、联系党员群众的形式,不定期深入群众开展走访调研、谈心谈话活动,做到用心听民意,用情察民困,用力解民忧。定期交流座谈,每季度由各级党委连同党代表举办一次座谈会,就当前区域发展、民生福祉等问题讨论交流,让党代表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截至目前全县8个镇(街道)实现党代表工作室100%全覆盖,累计开展驻室接待65余次,解决实际问题112件,开展志愿活动20余次。
( 中共白水县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