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渭南市市、区两级机关43个部门500多名干部职工,在临渭区故市镇朱家村东排碱沟岸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国槐、栾树、苦楝、白蜡、红叶李等苗木1500余株,绿化排碱沟2500米,折合面积50余亩。各街镇和部门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植树活动,共栽植各类苗木7000余株,再掀春季造林高潮,为助力乡村振兴铆足“虎劲”。
狠抓生态乡村工程。召开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高点站位谋划“抓建10万亩固碳林”建设思路。在全面保护现有林地基础上,以秦岭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和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为抓手、以渭北排碱沟治理为突破口,大力拓展国土绿化空间,在村庄空隙地和房前屋后,建设小片林,全面带动生态示范镇、生态示范村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切实改善提高乡村人居环境、实现生态宜居,为推进临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生态支撑。
狠抓林业富民产业。召开全区中草药种植座谈会,摸清了全区林下经济底数,明确了年内完成0.2万亩林下中草药种植建设任务,在阳郭、桥南、阎村镇发展苍术、连翘、五味子、艾草等中药材种植面积0.15万亩。围绕南塬核桃、花椒、柿子等林业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完成核桃整形修剪和标准化统管0.3万亩,实施花椒低产林改造0.1万亩,实施富平尖顶柿子标准化建园0.1万亩。开展种植技术培训6场次,培训林农300余人次。
狠抓林业政策落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强力推进推行林长制,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夯实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草原等生态资源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编制临渭段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做好秦岭北麓“五乱”排查整治工作,开展封山禁牧工作,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林长在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林农增收的主体责任作用。
狠抓从严林业执法。大力宣传《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陕西省古树明木保护条例》,营造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与整治摸排工作,设立检查站11个,出动人员0.1万余人次,检查车辆约1.9万辆,摸排场所1723个,巡护林地41.02万亩。在沋河入渭口等区域完成水生植物种植5公顷,生态林建设2200余株,布设各类标志牌260余个,聘请湿地管护员6人,为沋河湿地公园成功晋升国家级湿地公园打好基础。
狠抓森林防火工作。发放防火宣传袋、防火贴等宣传物料5000件,开展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和培训,提升森林防火队伍实战水平。设置防火二维码卡口4个,利用大数据对入山人员进行全链条、可追溯管理。夯实护林人员的网格化防护巡查责任,在重点区域设立森林防火检查站,严格执行入山登记、火种收缴等措施。依托瞭望塔、视频监控、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开展拉网式排查,扩大巡护范围和巡查密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明察暗访和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渭南市临渭区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