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水县按照“一抓三化”工作思路,坚持以抓党员教育管理、农村党建功能化、城市党建实体化、两新党建系统化为目标,持续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提升。
抓党员教育管理,推动党性修养提升。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探索实行发展党员政治联审工作机制,加大重点群体和薄弱领域发展党员力度,严把党员“入口关”,全年共发展党员419名。健全“年初承诺、日常践诺、每月积分、年度评议”的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推动党员管理抓在经常、严在日常,北塬镇党委实行“3431”党员积分制管理,通过日常表现积分、先锋示范积分、负面清单扣分等方式,跟踪动态管理三类党员。同时,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路径,全覆盖建立镇(街道)党校,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有阵地、出实效。
农村党建功能化,推动组织力提升。实施“红色引擎”组织振兴专项行动,扎实推进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巩固拓展“牌牌党建”“盒盒党建”专项整治成果,成功创建省市级标准化示范村12个;开展阵地环境大治理活动,通过“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深化“党建+产业”模式,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县66个村实现自主经营发展产业,57个村依托优势产业、村企共建、村村联合抱团发展稳定获取收益。
城市党建实体化,推动治理水平提升。围绕社区“一呼百应”党建品牌创建,完成全县16个社区“智慧系统”安装使用全覆盖,在工农、道北等6个大型社区构建县、街道、社区三级“智慧服务”平台,线上提供证明盖章、水电充值等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办理日常事务。道北社区积极推行“一网三联四记”治理模式,利用智慧平台为群众提供6类32项便民生活服务,通过“群众点单、组织建单、部门接单”机制,22个共驻共建单位、10家社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127件,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两新党建系统化,推动服务能力提升。建立“两个覆盖”数据沟通协作、信息反馈工作机制,组织106名党建指导员对213家非公经济企业和68家社会组织开展“两个覆盖”质量提升行动,排查摸清互联网企业、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等新业态分布情况,新建“两新”党支部7个。疫情防控期间,曙光救援中心党支部成立7个消杀小组,对县域内10余处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进行消杀,服务周边群众3000户8000余人;县骨科医院等4家民营医院先后派出80余名医务人员参与核酸采样工作,并支援西安市、澄城县防疫工作。
(供稿:白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