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武功:四个精准 促进基层党建枝繁叶茂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1-12-30 15:46 作者:何海鹏 罗婷瑞

近年来,武功县聚焦“抓党建、强堡垒、建队伍、优服务、促振兴、惠民生”工作思路,通过四个“精准”为基层党建“量体裁衣”,加大治理力度,提升治理质效,精准推进党建工作落细落实,不断促进党建工作“枝繁叶茂”。

精准施策,夯实村级阵地建设“厚度”。以村级活动阵地“三年提升”活动为抓手,按照“有场所争达标、达标者求规范”原则,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抓重点、攻难点、促亮点。先后改扩建村级阵地88个,新建23个,创建省级示范点8个,市级示范点61个,全县183个行政村实现了全面达标,真正夯实了村级阵地的厚度,让百姓休闲娱乐有舞台,群众议事交流有平台,党员比学赶超有擂台,构筑了基层党建核心引领的“强磁场”,点燃了基层党建高质发展的“强引擎”。

精准统筹,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力度”。创新实施“567”工作机制,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4.44岁,高中以上学历实现全覆盖,“四类人员”占比达到82%,实现了“学历升、年龄降、结构优”目标;完成了全县89个脱贫村、软弱涣散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轮换选派工作,选派265名优秀年轻干部奔赴乡村振兴主战场,落实了驻村工作经费,办理团体意外伤害险,进行体检,解除了后顾之忧,激发了干事创业动力。按照每村不少于2人要求,建立了村级正职后备人才信息台账,储备村级后备人才366人。建立结对帮扶、定期考核、谈心谈话三项制度,采取“3个1”培养方式,帮助他们尽快成长,本次换届中,先后有139名后备人才进入干部队伍。

精准服务,提升群众服务“温度”。夯实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责任,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村级阵地设置“三务”公开栏、“问题墙+回音壁”,保证村级事务“阳光”运行。推广武功镇聂村红白理事会做法,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切实减轻人民群众负担,倡树文明新风,先后为群众节约资金860余万元。全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建立“党支部-党小组-无职党员”的三级管理模式,全县累计1978名农村无职党员光荣上岗,在抗疫情、调纠纷、治环境、保安全、促发展等方面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调解矛盾240余例,为群众办好事、实事、难事320余件,为群众传授适用技术120余项,整治人居环境700余次,实现了组织满意、群众赞同、党员乐意的美好愿景。

精准探路,拓展集体经济发展“广度”。实施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行动,以“三种路径”建组织强保障,“四个平台”统资源优服务,“八种模式”探路子促发展,不断放大“348”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效应,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出台了《武功县村集体经济收益与村干部补贴挂钩办法(试行)》,持续激发村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县158个村顺利启动实施了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35个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全县集体经济组织为1922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了519户贫困户稳定脱贫,为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多元化发展思路,强效有力推动了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中共武功县委组织部   供稿)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