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秦都区将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深入推进城乡规划统筹建设、城乡产业统筹发展、城乡制度统筹管理,奋力开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新未来,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践创新上抢先机。
强党建,聚合力。坚持“一把手”工程,“三级书记”共话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树标杆,创一流。召开全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53个行政村取长补短,协同进步。下发《关于在全区开展农村党组织建设“村村过硬、整体升级”活动实施方案》,投资600多万元,全力打造21个不达标村级党组织阵地,加快补齐阵地建设短板步伐。
培头雁,强骨干。调动53名“当家人”积极性,组织、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让群众“唱主角”,大力营造“人人出力、个个作为、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浓郁氛围,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力,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成果的引领者、创造者、分享者,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话初心,担使命。从全区33个区级部门抽调68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35个行政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各选派单位高标准、严要求,坚持“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将“热血尖兵”选派驻“一线”,同时出台制定《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确保全面圆满完成“助”村任务。
结对子,解难题。33个区级选派部门通过自身优势,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形式,为村委会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购置电脑、办公桌椅,安装健身器材等,在秋汛期间为村民抢收抢种、为农民免费机械化耕种,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治软弱,固堡垒。按照配强班子治“软”、维护稳定治“乱”、发展经济治“穷”、完善制度治“散”的思路,实行“四个一”包抓工作机制,3个软弱涣散村分别下派区委常委任组长的整顿工作组,各街道也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整顿工作组,区街两级共同努力,确保按时整顿到位。
用人才,谱新篇。积极实施“人才兴咸 创新发展”战略,成立鑫诚蔬菜和鑫农果友专家工作站,集聚人才力量,形成了“建设一个工作站,带动一批人才,促进一项产业”的效应,实现“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由“零星分散”向“抱团集聚”转变,优秀人才向一线流动。
兴产业,促发展。不断壮大粮、果、菜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茯茶、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区引进涉农企业 3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4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75家,入会社员5300 人,带动农户过万户,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