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麻洞川镇党委及各村支部党员坚持学史力行,始终保持“一股子热劲”一路高歌,秉承“一股子干劲”大步迈进办实事、开新局阶段,积极主动转作风、办实事,以点对点、硬碰硬的“解题”姿态和雷厉风行、见底见效的求实作风,不断追赶超越,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
聚焦面对面心连心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麻洞川镇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群众,以“三问三解”为主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实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的服务,全方面地了解村民真正的急、难、愁、盼,切实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在“三问三解”在大走访过程中遍访村民2731户,收集民意民情 300 余条、排查安全隐患 56 个,解决实事123件,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聚焦学理论开新局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的主动权,镇党委长期以来对学习教育高度重视,以“线上+线下”学习教育宣传为模式,利用“三会一课”“微信群”“政府门户网站”“党史百年天天读”等学习教育专栏,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安排部署和具体举措,同时镇党委成立了学习热情高、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好的党史学习教育宣传专班,在每周例会上为全体领导干部领学,宣传专班的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和理论学习主动完成党史学习教育简报任务的撰写,截止目前已完成70余篇的宣传任务,且在省市区等媒体平台上公开发表,累计浏览量达5.5万余次。
聚焦提素质强体魄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麻洞川镇党委一直致力于将学党史潮流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无声地注入群众之间,通过农闲时节举办歌唱比赛、体育竞技等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拉近干群关系凝聚民心,增强村民身体素质,展现麻洞川镇新时代新农村治理理念。“镇政府每年举办的活动我都踊跃参加,为了取得好成绩,多年来我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在建党百年活动中荣获“抱西瓜跑”第一名的雪水湾村民王刚说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不应该仅仅是对青少年一代提出的要求,更应该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目标,在奔向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有这样的文体素质,镇主要领导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讲到。
聚焦靚乡村美生态
一路鲜花、一路芬芳、一路美好。当初的泥泞路两旁的杂石堆已被怒放的雏菊替代,泥泞的小路也如今已成黝黑的柏油路,整个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晚饭后的村庄成为了让农户们驻足欣赏的休闲小花园。在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中,麻洞川镇党委、政府整合力量,下足功夫,对村民的房屋院落前后进行了软硬件的提升,美化绿化工作全面到位。在政府与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各村环境旧貌换新颜,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以前下午就是在家看电视或者三五聚在一起喝酒打牌,后来政府带领大家搞人居环境改善,觉得农民种好庄稼吃饱饭就行了,可现在每天看着院子里红艳艳的花,心里甜滋滋的,这才明白政府的良苦用心。”曲里村村支书高存义感叹道。
聚焦听民声暖民心
民生无小事,群众的操心事就是党员干部的当紧事。农忙时,镇党委、政府及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果业村挖好防冻坑,确保村民的果树产业平稳发展。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吃在果园,奋斗在果园,一鼓作气在曲里村挖出高标准防冻坑130余个,惠及村民20多户。旱季,烈阳之下,领导干部齐上阵,组织村民抗旱,众志成城完成果树灌溉面积1300余亩、蔬菜300余亩、玉米2700余亩、其他作物200余亩,将村民损失降到最低。汛期,镇村干部坚持24小时轮值班,冒大雨排查各村隐患点,劝说26户49人撤离隐患区域。
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将我放心间。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入的过程中,麻洞川镇始终坚持五个聚焦,听民声,问需求、办实事、解民忧,努力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党史学习教育在洞川福地进行得更实、更接地气、更入民心,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民更有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