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伴随着庄严肃穆的国际歌,绥德县最后一个镇党代会胜利闭幕,标志着全县15个镇党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
此次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绥德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相关要求,紧紧围绕“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树立好导向、形成好气象”的总目标,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规范换届程序和严肃换届纪律贯穿始终,共选出新一届乡镇党委委员135名、新一届乡镇纪委委员59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新时代“三个绥德”建设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新时代绥德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强化党的领导,夯实政治责任
绥德县委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乡镇换届工作始终,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强化组织领导。第一时间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县委书记李永奇多次就做好换届工作和严肃换届纪律提出具体要求,围绕换届重大事项、关键节点先后8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会议学习换届有关政策,审定换届政策,研究部署换届工作。建立县级领导包抓乡镇换届工作制度,每个乡镇由一名县级领导联系,在关键环节驻点指导,做到全面覆盖、全程跟踪。
县委明确要求各镇对应成立换届工作机构和组建工作专班,党委书记是本地区换届工作第一责任人,并将履行换届工作责任情况作为今年各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全面夯实了乡镇党委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职责。组建三个换届风气巡回督查组对落实换届政策、严肃换届纪律情况进行了两轮全覆盖督查。
注重选贤任能,配强引领乡村振兴好班子
扎实开展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统筹规划,精准研判,摸清人才底数。研判前对乡镇领导班子功能结构状况进行静态分析,对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五类人员”、部门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分类统计,摸清补配人选储备底数。3月底到4月初,集中10天时间对15镇1中心全面研判,切实掌握了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和进退留转意愿,发现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为乡镇换届人事安排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注重基层重用实干,树立了鲜明用人导向。此次换届共提名领导班子成员149名,具有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验的达到146名,新提拔的28名领导班子成员,26名为乡镇干部;同时选拔了20名“五类人员”进班子,为乡镇注入新鲜血液,激发了广大一线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次乡镇换届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充分运用“三项机制”,把坚持原则、勇于改革,口碑好、威信高和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经过扎实磨练的15名干部使用到领导班子,树立起重基层、重实干的鲜明用人导向。
集中换届选举是调整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有力契机。县委按照换届政策要求,逐镇分析领导班子结构,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配备格局。换届后全县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2岁,基本实现了每个镇配备1名90后班子成员,35周岁以下干部配备比例基本达到了总职数的30%;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20人、占80.5%,与2016年换届对比,学历层次提升明显,其中大学及以上增加35名,大专增加6名,中专减少35名,高中及以下减少11名;配备女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27名,占18%。通过换届,乡镇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班子成员平均年龄有所下降,干部素质进一步提高。
严守换届纪律,确保换届风气清明清正清新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精神,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狠抓纪律监督,切实营造清明清正清新的换届环境。坚持严格落实“三在先”要求,严肃执行风气监督各项措施。研判时,对镇班子成员逐人强调“十严禁”换届纪律要求;换届前,县委书记召集县级班子成员、乡镇党委书记召开专题谈心谈话会,提出“五个一律”“三个坚决”具体要求,为全县领导干部划出了纪律红线和不可触碰的底线;公开发布严肃换届纪律公告,公布举报受理平台。严格落实“六必谈”“四必看”等规定动作,认真组织“一书一卡一本一片”学习教育,各级累计谈心谈话600余人,警示教育3000余人,发放“十严禁”换届纪律要求卡和教育读本3000余份,签订各类承诺书500余份,切实做到应学全学、应谈必谈、应看尽看,确保了换届风气清明、清正、清新。
(供稿:绥德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