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塔区桥沟街道罗家坪社区地处宝塔区桥沟街道南寨砭路,辖4条沟道8个居民区、3个住宅小区,总人口约3.5万人。2020年以来,罗家坪社区将唱响“家文化”,搭建“享社区”,坚持以带好“家”人、理好“家”事、做好“家”业、树好“家”风为党建抓手,开展多元化共建新格局,全面打造“幸福家园”党建品牌。
带好“家”人,让思想学习教育优先启航飞翔
“老婆子,快来,社区的陈书记又来看望咱啦,给咱送学来了……”80多岁的老党员姬奶均急忙将陈延利迎到沙发上。火急火燎地说:“小陈啊,上次社区的小刘和小白送的那本《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我都快读完啦,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不容易呀,还有其他的书吗?”
陈延利乐呵呵地说:“有,下次我在给您送过来些,这次我主要来教您在手机上学,学习强国app里什么都有,不但全面,还方便,想啥时候看就啥时候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罗家坪社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分享会、送学上门等主题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辖区掀起人人学、男女老少竞相学的党史学习教育浪潮。
理好“家”事,让我为群众服务暖到人民心窝
“姑娘呀,你说我们家可怎么办啊,我这儿子一家子可怎么活呀,儿媳年纪轻轻怎么就查出那么不好的病,哎……”南寨砭安置小区贺小云抓着刚踏进她家门的社区干部刘张利、孙甜的手不断地唉声悲痛道。
“大妈,你放心!我们就是来解决困难的,现在政策好了,政府一直针对咱们因病、因残、因突发事故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的,都可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随着社区干部刘张利耐心、详细的讲解着社区相关政策、申报条件等,吴大妈的眼中逐渐散发出光彩。
贺小云的儿媳前不久查出尿毒症,一家人日常开销全靠打工维持,家庭并不富裕,突然遭遇这么大的变故,昂贵的医药费致使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社区知道后立刻组织干部入户了解详情,并协助申报办理城市低收入户和城市低保等相关救助手续。
罗家坪社区始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践行于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时刻牢记践行着人民公仆的使命与责任。
做好“家”业,让促进服务治理走向新的台阶
外抓服务质量,内树素质形象。为了打理好“家”业,更好的服务社区居民,罗家坪社区在全区范围内率先成立小区党支部,让党员队伍成为业主委员会选举、物业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小区治理方面的桥头堡。
南寨砭安置小区的管理和服务一直不尽人意,自从小区党支部、业委会成立以后,院内的休闲椅子更换成木质的了,坐着舒服了;小广场的路灯增加了,傍晚锻炼再也不担心磕绊了;新粉刷后的老年活动室更敞亮了,有了配置齐整活动器材,大家茶余饭后也有了唠嗑、消遣的好去处,拉近了楼上楼下业主之间的距离。
同时,社区划分为了5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一名网格员,为每个网格员制作了“连心卡”红名片,确保社区中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实现“上面千条线”和“基层一张网”的无缝对接,真正让红色名片亮出来,干部形象竖起来。提升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以“党徽闪耀、业主暖心”为载体,坚持支部牵头抓总、业主依法自治的理念,即给老年党员们发挥余热搭建了平台,让老党员找到“家”的感觉,也让小区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安置小区党支部委员姬奶均说: “从来没有想过我们退休的老同志,还能在暮年之际给大家做点事,只要组织需要,我们老同志一定能靠的上。”
树好“家”风,让构建文明家园铸就和谐未来
当物欲泛起,当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充盈的时候,人的精神世界就需要有一种高尚的情操,来平衡和补充物质生活丰裕背后的失落。罗家社区一直以来将社区文明建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首先通过强化学习、现场参观、观看影片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提升党员干部学习成果和素质,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同时通过记工作、记心得、记学习、记感悟的方式,让工作有迹可循,分析差错得失,明晰思路方向,强化学习效果。
为了倡导文明,弘扬新风尚正能量。还制作了宣传小摇扇、彩页、贴画、文化墙等方式,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比活动宣传活动,并设立图书阅览室、书画室等,提供精神营养“套餐”,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罗家坪社区持续的“家”风建设成效显著,把好家风、正能量传播润育进了居民心里。张军等4户健康家庭成为了国卫复审的抽查示范户,雅苑小区先后被评为市级、区级卫生先进小区等,都在助推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与弘扬,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新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