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启动以来,潼关县严格落实省市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以“选出担当作为好‘头雁’,换出干事创业好班子”为目标,做到“三个全面”、坚持“四个到位”、严把“三个关口”、强化“三个注重”,确保换届工作平稳有序高质量推进。截止目前,全县18个村、10个社区已全面完成党组织换届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8人,委员158人。其中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52岁,比上届降低了4.1岁,全部为高中及以上学历;党组织委员平均年龄44.5岁,比上届降低了8.1岁,高中及以上学历152人,占比96.2%,新提名64人,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四类人员”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共61人,10名社区专职人员进入社区党组织班子。
做到“三个全面”,夯实基础抓保障。一是全面做实“四清”。扎实开展清底、清账、清访、清风“四清”行动,28个村(社区)全部完成班子研判和村级财务、村(社区)“两委”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工作。累计排查信访矛盾线索1起,化解处置1起,研判形势好的村(社区)23个,重难点村5个,做到情况清、底子明。二是全面深入调研。县委组织部联合民政局先后开展3个轮次前期调研,逐镇(街道)对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及运行情况进行摸底调研,准确掌握全县村(社区)“两委”班子现状,提前做好工作预案。三是全面摸清民意。扎实开展“入户大走访、选情大研判”,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走访等方式,严格落实县、镇、村三级谈心谈话要求,以谈明责、以责促干,有力有序推进工作。
2020年12月12日召开全县换届动员部署会
坚持“四个到位”,精心安排抓部署。一是谋划部署到位。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启动后,县委及时召开常委会议学习传达有关精神,提前谋划、科学安排,制定出台潼关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实施方案》,明确组织领导、责任分工、时间节点、人选条件、程序步骤及换届纪律等要求,并于12月12日召开了全县换届动员部署会。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办公室内设村级党组织换届组、村(居)委会(监委会)换届组、宣传组、接访组、治安组和督导组等6个工作组,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三是督导包抓到位。建立县委常委包联镇(街道)、县级领导包联村(社区)、督导组包镇联村督促指导、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驻村(社区)指导“四个责任制”,每周至少到镇督导一次,指导检查工作,及时掌握进度,发现解决问题。四是落实责任到位。各镇(街道)均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严格落实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了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完善工作流程,确保选举工作依法依规
严把“三个关口”,保质保量抓推进。一是严把政策关。制定了《潼关县村(社区)“两委”换届指导手册》,县镇逐级召开培训会,对党组织换届程序的动议报告、酝酿人选、资格联审、考察公示、确定正式候选人、党内选举6个步骤进行精准解读,确保政策执行不走偏。二是严把人选关。严格按照“五合格五优选十不选”标准,对推荐提名的党组织委员候选人人选进行县级部门资格联审,对2名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进行调整补选,防止“带病提拔”。三是严把程序关。制定了《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流程图》和《党员大会组织工作流程图》,实行挂图作战,明确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要求镇、村两级要做到时间到天、任务到人,确保换届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工作都依法依规、严密规范。
1月28日,中军帐村党委召开换届选举大会
强化“三个注重”,凝心聚力抓落实。一是注重宣传引导。利用县电视台、“潼关先锋”等广泛宣传换届政策和“十严禁、十不准”纪律要求,发放《致全县广大党员群众的一封信》、换届宣传手册10000余份,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二是注重掌握进度。建立了工作情况周报送和重大事项及时报送制度,全面掌握换届进程和工作动态,提前掌握重要节点时段、重点任务环节及村级班子调整意向,每天联系收集选情动态,每周统计上报有关数据。三是注重统筹兼顾。全面做好三个防范。防范“重大事件风险”,针对重难点村(社区),预判出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镇村制定应对处置预案。各镇采取强有力措施,对症下药,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防范“疫情风险”,指导各镇(街道)按照《关于扎实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针对疫情的新形势新变化,在卫健等部门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提前制定好相关工作预案,夺取换届选举和疫情防控“双胜利”。
(供稿:潼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