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县围绕“党建强、产业兴、群众富”的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奏响党建与产业发展“合奏曲”,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动能。
创新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围绕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以产业为依托,以基地(合作社)为承载,进一步优化“产业党建”模式,结合产业集群发展和建设情况,创新“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党员示范点建在联系户上”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路子,围绕苹果、烤烟、核桃、香菇、奶畜、中蜂等6大特色支柱产业,依托106个产业扶贫基地(合作社)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党支部38个、党小组62个,由党组织带领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民“抱团”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支部引领、产业驱动、农户参与”的生动局面。
搭建平台,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
创新开展“三培两带”活动,即围绕“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的目标,通过扶智夜校培训、专家上门技术服务、市场信息共享交流、落实贴息贷款扶持等措施,有效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东风镇众鑫粮食种植专业技术协会党支部探索推行“党建+336”工作法,建立小麦、甘薯、电商三大基地,在产业链上带动26名党员组建农机、农药、化肥、农技4支“党员先锋服务队”开展专业服务,带动120余户群众流转土地1500余亩,通过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等形式户均增收2300余元。陇县38个特色产业党支部引领860多名党员开展“合作社中党旗红”行动,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280余名,建设106个“双百”产业基地,将基层党组织、新型产业主体、党员和致富能人凝聚成一个有力整体,把1.2万户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端上了稳定增收的“金饭碗”。
典型带动,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设立党员致富先锋岗,大力选树行业协会、合作社、基地党员致富带头人先锋280余名,通过开通乡村“大喇叭”、开办扶智夜校、开设致富能手宣传专栏、组建扶智宣传团进村、打造党组织产业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效应,引领全县党员干部学先进、赶先进,真正实现“建一个党组织,兴一项好产业,脱一个贫困村,树一面旗帜”的同频共振效应。陕西和氏乳业集团公司按照“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全县建成规模羊场159个,奶羊存栏45.2万只,在饲草种植、奶山羊养殖、羊乳生产、有机肥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链上带动1.5万名群众就业创业,全产业链产值达46.5亿元。助力“百亿生态乳都”加速崛起,基层党建与特色产业有机融合、良性互动,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为决胜脱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的“红色动能”。
产业铺就致富路。在鲜红的党旗引领下,陇县坚持走现代化产业扶贫道路,形成“1265”产业扶贫模式(一张“菜单”,精准到户;双百基地,嵌入承载;六大板块,统筹推进;五大新兴业态,全面突破),实现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群众可持续增收。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7581元增长到2019年的11999元,实现“五连增”,全县7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19年历史性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