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南县坚持把农民工、离退休、移民小区、“小个专”、工程项目等“五个板块”党建作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扎实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实现每个板块有突破、全域过硬大提升。
在农民工党建上探索“四家”模式。突出建强堡垒“安家”、政治吸纳“归家”、暖心服务“爱家”、拓宽路径“兴家”,成立农民工党委,组建农民工流动党组织13个,推行流出地为主、流入地为辅的“双向管理”机制,实施维权2000余人次、提供创业服务5000余次,回引656名优秀农民工进入村“两委”班子,指导342名农民工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351个,让农民工党员有家可依、富家兴业。
在离退休党建上形成“三在三色”思路。坚持“关系在单位、管理在工委、奉献在社会”,成立离退休党工委,组建离退休党支部8个,建成2000平米“七室一厅”的“红色阵地”。开办8个主题教学班,招收400余名学员,大力培养“银色人才”。聚焦中心工作,开展“四送”活动141场次、政策宣讲100余场次,引导老干部发挥余热助推“绿色发展”。
在移民小区党建上推行“五个四”机制。按照采取“四种方式”抓覆盖、配齐“四类人员”强队伍、建立“四项制度”保运行、推行支部“4+”模式强功能、落实“四项保障”添动力的思路,将16个村(社区)党组织升格为党总支,新建移民(居民)小区党支部33个、党小组38个,选配党支部书记、副书记58名,明确“一员五长”491名,协调300余万元资金达到“十有”标准,县财政每年预算近100万元保障干部补贴和党建经费。
在“小个专”党建上走出“1235”新路子。组建西街商圈市场党支部,突出“红”“商”两大特色,发挥政治引领、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三个作用”,强化队伍、阵地、经费“三个保障”,高标准建成西街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深入实施“五彩党建”,通过设立诚信经营“红黑榜”、评选“党员示范户”等,以党组织带动商圈市场诚信经营、繁荣发展。
在工程项目党建上实行“三联四共”工作法。建立县级领导包抓、职能部门主推、组工干部跟进机制,成立4个工程项目临时党支部,组织30名组工干部联系10个重点项目,开展共解建设难题、共推项目进度、共创文明工地、共育担当标兵活动,助推重大项目高速度、高质量实施,三季度全县固定投资位列全市第三。
(供稿:商南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