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一片土地三份情 颗颗西瓜满怀爱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8-19 08:46

走进绿水青山环抱的麻洞川镇樊村棚栽产业基地,葱绿间闪烁着几点耀眼的白光,似明似暗,吸引着行人的目光,驻足眺望,青山环绕,绿水长流,一幅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蓝图映入眼帘。在瓜菜销售摊点,甜瓜与西瓜摆放错落有序,期待着买主的光临。叫卖声、讨价声与村民的唠嗑声交织在一起,奏唱着农村交响曲,这就是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微信图片_20200728091619.jpg

爱在棚宇间,谋篇布局产业情。为破解偏远乡镇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难题,麻洞川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找准短板、抓住弱项、定点定位,深挖区位、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潜力、可持续的产业项目。樊村位于S303沿线,川地平整、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是发展棚栽果蔬产业的优选之地。麻洞川镇党委、政府通过考察评估,大力发展现代化棚栽业,定位“延安菜篮子”,打造樊村现代化棚栽产业示范园。2017年至2020年,樊村先后建设完成大弓棚300座、温室大棚50座,建设景观荷花池20亩,集采摘、观光、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已初步建成。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小甜瓜、西瓜,弥补了延安市场空缺,销售价格成倍增长,棚均收入达6万元;大弓棚运用覆膜技术,种植小甜瓜、西瓜,紧接温室大棚销售期,形成良好衔接的市场销售氛围,棚均收入可达2万元。在镇党委、政府的谋篇布局下,樊村已经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棚栽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微信图片_20200728091630.jpg

爱在街摊间,解忧除难助农情。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现,使得瓜果销售相对往年更加困难,为了拓宽瓜农销售渠道,麻洞川镇政府积极协调宝塔区城管局,对接宝塔区南市中队,设立了助农瓜果销售摊点,用行动解决了瓜农“销售难”问题。胡亚军是宝塔区南市中队的一名普通干部,从整理销售人员名单、制作牌匾到划分片区、设定摊点,他都亲力亲为。特别是有些瓜农不清楚管理条例,不服从管理时,胡亚军也是细心给予解释,耐心进行劝导,在不影响市容市貌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放宽限度,为瓜农提供最大程度便利。樊村瓜农龚虎虎说:“我是贫困户,政府扶持我种植了一棚西瓜,眼看西瓜就要熟了,却卖不出去,心里着实着急。但是,城管局为咱们瓜农提供了销售摊点,我将西瓜装车拉到城里,因为西瓜品质好,短短几天就销售一空,收入可不小嘞,净收入1.5万元!”这一个个小摊点,不仅仅是瓜农销售的好渠道,更是执法人员与瓜农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他们用爱书写着浓浓的助农情,用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微信图片_20200728091635.jpg

爱在泥土间,汗水浇灌土地情。土地对于农民而言,是命脉之源;农民对于土地来说,是大地之子。农民与土地的感情是千百年来历史的积淀。时至今日,农业机械化深入发展,但仍割不断农民对于土地那份真挚的爱。樊村村民毛志富,患有四级残疾,腿脚极不便利,但是作为一个农民,他依然坚守着那份老祖宗留下的承诺,用汗水完成着对土地的坚守。2018年,毛志富借着政策的东风,修建大弓棚2座,当年就收益4万余元,尝到甜头的他又流转了3座大棚,今年种植了5棚西瓜,预计收益可达10万余元。每天早上5点起床,吃完早饭,毛志富跟妻子就下到棚中,点花、挂牌、施肥、浇水是必备的工作,一刻也停不下来,承受着高温,汗水流过脸颊,划过黝黑的皮肤,拂袖抹去,露出的却是幸福的微笑。现在西瓜已经上市,为了保证西瓜的品质和口感,毛志富必须在日出前将西瓜装车完毕,运往城里销售。当儿子问及他,“为啥不去城里做个小生意?至少不用这么辛苦?”毛志富说道:“作为农民,我们不能忘根,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是祖宗留下的事业不能扔掉。”毛志富正在用受苦人的那份倔强和感情坚守着这片生生不息的黄土地。

微信图片_20200728091659.jpg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