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之基是永恒课题。
培育“领头雁”。按照党中央要求,大部分农村党支部已落实“一肩挑”制度,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但也存在部分新任党支部书记转变角色慢、不适应岗位要求现象。突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培育带强“领头雁”,是建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环节。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党支部书记各方面素养,如通过举办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提升政治素养;通过到农业园区挂职锻炼,提升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到镇机关轮岗锻炼,提升业务能力;通过健全村党支部书记考核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年终述职评议考核,形成积极进取、你追我赶的氛围。
建强“主心骨”。“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基层党组织是决胜脱贫攻坚和接续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建强党支部势在必行。首先,要创新党组织设置。应结合村级产业发展、党员分布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党组织。如结合产业情况,设置产业发展党小组,让党员在产业链上示范,群众在产业链上致富。其次,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各党支部立足实际,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强化产业支撑,使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有本钱”。要探索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思路,成立党支部引领、村集体所有的合作社。优先动员贫困户土地入股参与保底分红、优先聘用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优先帮助贫困户在乡村振兴中发展服务业,通过集体带动、抱团发展,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脱贫致富。
激活“主力军”。农村党员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主力军。首先,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利用主题党日、村组院落会等,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和党员学习常态化。其次,加强党员队伍管理。通过设岗定责的方式,让无职党员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坚持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加大党员参与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等环节的得分比重,更加注重实效性;推动农村流动党员从属地管理向身份管理转变,通过网络党支部,让外出务工党员及时了解政策要求、交流心得体会、提供意见建议。再次,搭建履职平台。各党支部要创新方式方法,让党员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中来,使之成为一线“主力军”。如构建“有困难找党员”服务体系,通过党员包联贫困户、困难户,充分发挥其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