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关县党建制度改革专项组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党建制度改革精神,紧扣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县委中心工作,狠抓改革事项的组织实施和具体落实,党建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近年来,累计完成改革任务36项,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注重整体部署。印发《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组任务分工方案》,组建工作机构,建立工作任务台帐,明确每年党建制度改革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先后组织召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组工作推进会20余次,工作协调会8次,及时学习传达省市县相关工作精神,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开展专项督查10余次,有力推动专项组工作顺利开展。
注重分类施策。对省市明确要求落实的政策,出台一系列细化责任分工、量化任务目标的实施办法,确保政策落地。在干部工作中,先后制定从严治党从严监督管理干部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教育培训、激励保障制度体系;持续深化“三项机制”,健全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推行科级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填报手抄承诺书及夫妻双签字制度;健全完善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的相关制度,为提高干部政治素质识别的精准度奠定制度基础;探索实行年轻干部选拔预审报备制,制定下发了《关于新时代潼关县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培养计划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省、市提出改革任务要求,需要县上配套的,制定符合县情、分工明确、便于操作的措施办法。如严格超职数配备干部清理消化、出台《潼关县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及《城市基层党建各领域标准化建设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
注重服务大局。紧紧围绕从严治党要求,重点研究组织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承接上级精神,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管用的制度办法。聚焦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制定出台《潼关县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实施细则》《潼关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关于实施四支队伍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等文件。围绕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建立全县人才信息库,在全市率先设立人才公寓。
注重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围绕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实施了“强基堡垒”、“先锋引领”、“党群连心”三大工程,此做法被《当代陕西》等媒体宣传报道;根据省市关于村级综合改革的要求,大胆探索,打破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党支部设置模式,依据党员从事的行业、特长、爱好、年龄和县、镇、村重点工作需要,创设了130余个功能型党支部,经验做法被《陕西日报》等媒体刊载;积极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难题,印发《关于加强小区党建引领“微治理”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设立10号“城市党建日”制度,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并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进行展示;破解基层党员教育管理难题,建成了覆盖全县的镇街党校,先后在《渭南日报》、陕西党建网等媒体宣传推广;成立22个志愿服务队,5000余名党员通过认领服务岗位为群众提供“菜单式”志愿服务,此项工作先后被新华社等宣传报道;开展“党员家庭户”挂牌暨“星级党员”示范户评选活动,为150余户“党员家庭户”进行了挂牌。
(供稿:潼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