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老乡亲办实事是我的初心,帮扶贫困村脱贫奔小康是我的使命。”在将近5年的驻村生涯里,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沙家圪崂村第一书记雷延全经常用这样一句话勉励自己。
2015年被选派为第一书记的雷延全,先后在5个行政村驻村扶贫,2018年到沙家圪崂村担任第一书记至今,他为村里的老百姓做了一件件好事、实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抒写了驻村“第一书记”的出彩人生。
刚到沙家圪崂村时,坑坑洼洼的烂泥路、摇摇欲坠的危旧房,老百姓致富没门路、没资金、没技术,集体经济更无从谈起。面对如此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雷延全丝毫没有退缩,他从村级组织建设着手,扶志扶智相结合,培育富民主导产业,不断提升村级治理水平,昔日小村庄在他的带领下,变了大模样。
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雷延全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制定学习计划,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以党建云平台、党员远程教育、党员小书包和大喇叭小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落实党员承诺和践诺制,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要求每名党员认领一个岗位,参与村上事务管理,主动联系服务群众,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村集体管理中来。走访群众,收集民意,汇总到“问题墙”“回音壁”上,发挥支部班子和党员作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在走访过程中,雷延全以贫困群众为导向,一心为民办实事。发现瓜地沟小组的通村公路坑坑洼洼,他便悄悄的记在了心上,回到政府他便立即联系协调公路局新修了2.5公里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出行。针对村民饮水问题,在他的努力下,为沙家圪崂小组新建水塔两座,确保了村民饮水的安全充足。帮助4户贫困户新修了住房,帮助2户贫困户修建了牛棚,为6户贫困户6人安排了公益专岗,每人每月可领取工资600元,为2户贫困户安排到本村气站就业,每月发放工资500元,实现贫困户的就业增收,获得群众的普遍点赞。
为了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雷延全紧紧抓住大棚和苹果产业,推进苹果的科学管理工作,在大棚小瓜的种植、管理和销售方面做工作,邀请蔬菜局技术专家到村现场指导,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学习拉枝、扭枝和修剪等果树栽培技术,带动村民种植小瓜,发展苹果产业,形成规模化管理和销售,今年每户瓜农增收3万元。
大力鼓励农户建设养猪和养牛产业,依托常圣牧业有限公司(生猪养殖扶贫基地),实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特色养殖产业扶贫模式,8户贫困户入股养猪专业合作社,每年每户贫困户分红4000元,拓展了增收渠道。
同时,他还结合本村实际,流转10亩土地建立了两个鱼池,给20户贫困户购买蜜蜂200箱,预计每户每年增收4000元,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产业,家家有收入的新局面。
提起下一步发展计划,雷延全满怀激情地说:“我们将努力把沙家圪崂村打造为宝塔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样板基地,开发成集瓜果蔬菜采摘、休闲垂钓、生态农家乐为一体的度假好地方,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单位: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