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党建引领,扬蹄奋进中的子长义务教育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6-18 16:00 作者:李建华

近年来,子长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地位不动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坚持党建引领,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均衡发展难题,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教育质量提升主题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建引领

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市教科体局党委设立总支1个,支部46个。通过不懈努力做到党委有特色支部有品牌,目前已向延安市委组织部、教育局申报了24所党建文化“一校一品”示范校,以此为基,做到示范可引领,成果可推广。大力开展教育综合整治。进行行业作风大整顿,开展教育综合治理,对“吃空饷”、教育“三乱”、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排查和整治。目前30余人不上班教师已返岗,6名教师的工资被清零,处理涉及“三乱”问题教师10余人,查封校外不合格补习机构30多家。积极进行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目前创建省级文明校园6所,市级文明校园11所,一切正能量都随着文明建设点缀在教育者心中,贴近每一位教育人的心脉,且随着深冬之情,成为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小小书签。

全面改薄    砥砺前行——办学条件

子长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放在了首要位置,近三年来,投资4亿多元维修、改扩建了中小学校舍,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按照省颁标准更换了教学设施设备,新置了实验仪器和学生图书,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也标志着我市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尤其是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更新,改变了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了多媒体互动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彰显了先进教学设备给课堂带来的无限魅力,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对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制度保障、多措并举——规范管理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重点围绕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教育教学、学校治理体系四个方面探索实践,大力深化课堂教学,全面开展有效课堂建设、教案备写和教科研活动,健全了“三级教研网络”。

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出台修订了《子长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请销假管理办法(试行)》《子长市教学质量奖励暂行办法》《子长市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子长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后备人才储备管理办法》《子长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绩效考核办法(试行)》,与监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肃招生纪律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整理翻印了《中小学教育政策法规》。这些制度的出台和政策的实施,指明了办学方向,规范了办学行为,构建了用人管人的制度机制。

健全师德考核机制。拟定了师德师风考核实施意见和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建立了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一师一档”管理机制、负面清单报告机制,把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岗位聘用、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等进行硬挂钩,实行“一票否决”。

团队率先、精神为伍——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们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能力强、素质高,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抓校长队伍,塑造学校发展的“领头雁”。通过建制度抓考核,加强校长“领导力、执行力、学习力、协调力、创新力”的磨炼,不断提升校长的战略担当和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组织校长赴北京、上海、江苏、延安等地学习,邀请了省级教育专家为校长及管理干部进行了培训,深入感悟教育的契机和理念,进一步提升了校长的治校理念、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抓教师队伍,培养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全面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培训体系,全面推进“应需而为”教师培训工程,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专业技能培训,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国培计划”为引领,省、市培训计划为拓展,本地培训为主体,校本研修为基础,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组织教师赴教育发达地方学习,聘请专家来市指导。开展了全市思政课教师培训、义务教育阶段“三科”国家统编教材培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等培训,参与人数达到5000多人次,更新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增强了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技能。积极构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树模范,立典型,领新秀。目前义务教育段涌现出省级名师2人,成立了工作室2个,学科带头人2人,成立了工作坊2个,教学能手45人;市级名师1人,学科带头人24人,教学能手101人;市级名师15人,学科带头人44人,教学能手202人。

抓特岗教师队伍,培育教育发展的“生力军”。严把教师入口关,三年共招录年轻教师196名,初步缓解了教师结构性短缺,对新招录的教师采取岗前集中培训、入职宣誓、跟岗培训、跟踪指导、上汇报课等形式,使新聘的特岗教师尽快成长。在2019年秋季课堂教学大赛中,特岗教师脱颖而出,有3名教师获得一等奖,2名教师获得二等奖,1名教师获得三等奖。

抓教研员队伍,培植教育发展的“助力军”。夯实教研员对“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教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教研员组织省级教学能手送培下乡20多次,作专题报告13场(次),业务指导100多人次。其中省级名师杨冬梅工作室和省级优秀教学能手白小芳、省级教学能手史晓娟工作坊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日益凸显。

五育并举、相得益彰——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以“教育质量提升管理年”为抓手,教科体局制定出台了《子长市教育质量提升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各学校以此为方向,利用课堂主阵地,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增强教师内功上做文章,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与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深度融合,形成了符合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之路,同时通过教育质量提升校长述职、教学视导、复习备考、教学研讨、结对帮教,组织小学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等措施,遏制住了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下滑的态势,全面提升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1.传统文化

如何在一处文化悠远的红色之城,全面落实“新体系·大构建”的活动要求?如何融入当地的文化,去创建学校独有的特色示范校?即在学校发展的本身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雅艺术和地方艺术进校园。举办了中小学经典诵读大赛和汉字听写大赛,使经典诵读、汉听大赛活动常态化,精神传承化,效应扩大化。经典诵读大赛,秀延中学、冯家屯小学被推选到省上参评;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齐家湾中学、秀延小学二支参赛队代表我市参加省级汉字听写大赛,我局被省语言文字委员会、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组织奖。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2.社团课程

各学校开展了篮球、舞蹈、创客、美术、书法、跆拳道等特色社团活动,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3.艺术活动

各学校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和节日庆祝系列活动等,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展示了美育成果,给学校文化增添了底蕴和内涵。

4.特色体育

大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学校特色体育活动。印发了《子长市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通知》,常态化开展学生运动会、越野赛等。实施足球进校园,各校均开设了足球课,每年定期举办足球联赛,申报通过了8所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秀延小学代表我市参加延安市足球比赛,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

5.研学旅行

通过德育润泽,落实“新要求•大实践”,发挥本土文化优势,各学校以不同形式组织了研学旅行教育活动,接受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精神教育。

6.竞赛评优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三年来,青少年活动中心、电教中心、各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省市举办的各类比赛中有200多人次获奖。陕西省微电影大赛齐家湾中学的《穿越人海拥抱你》荣获一等奖,东风小学的《永远在路上》荣获三等奖,教科体局荣获优秀组织奖。延安市第15届科技创新大赛齐家湾中学荣获优秀组织奖和先进集体。延安市第三届机器人大赛中,荣获FLL小学组三等奖,FLL初中组二等奖,太空战小学组三等奖,青少年活动中心荣获优秀组织奖。延安市第八届少儿器乐大赛中,青少年活动中心荣获优秀组织奖。

展望未来,子长教育将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三支”队伍建设,使教育满意度不断提升为目标。不畏风雨,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建设富裕子长、文化子长、宜居子长、幸福子长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