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县委组织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组织路线,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紧扣省市组织振兴行动的部署要求,把乡村组织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红色引擎”和根本保障,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实效。
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洋县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充分挖掘张富清老英雄成长于洋县这一精神资源宝库,修缮张富清旧居、建成双庙村史馆,创新开展“学习英雄精神、建设英雄家乡”活动。组织开展“学榜样守初心奋进新时代”“学习英雄守初心、追赶超越担使命”等主题党日活动,全县685个基层党组织2万多名党员围绕“向张富清学什么”“学张富清怎么干”等主题进行了大研讨活动,进一步凝聚了干事创业精气神。开展“惠民微实事”活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沉下去了解民情、掌握实情,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320个,承诺、办理“惠民微实事”事项18600多件,全县党员干部在深学细悟中滋养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进一步自觉投身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
硬化支部堡垒,增强组织领导
优化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按照党员分布,合理划分党小组,确保各党组织运转顺畅,有效管理基层党员。持续深化以“联心、联产、联业、联股”为主要内容的“四联机制”,先后牵头指导成立朱鹮湖、洋县黑米、东联村3个产业联合体党委。推广“产业链党支部”,在8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区工厂、行业协会建立产业链党组织,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支部工作标准化,围绕村级组织体系设置、班子队伍建设等8个方面,扎实开展“百村示范,全面达标”活动,下拨专项补助资金42.5万元,新建、修缮村级活动场所9个,按照“三清理六规范”要求,清理陈旧、过时标语、挂牌等5000余个,先后创建省、市、县标准化建设示范村48个。全面开展逐村调研、村村建账工作,以“四类重点村”“十类问题村”为对象,采取聚焦问题“找”,对照标准“查”,民意调查“评”,综合研判“定”的方式,以“四覆盖四清零四强化”为抓手,坚持“一村一策”,精准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43个。
优化选育管用,建强骨干队伍
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坚持部署联动、研判联动、推进联动、保障联动,通过党员群众推荐和党委择优选拔、动员优秀村干部主动竞选、引导年龄偏大的村干部主动“让贤”等措施,2019年10月底前率先实现271个村主职干部“一肩挑”全覆盖。大力选拔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分层次召开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年轻优秀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杰出代表、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座谈会,发动各方面人才为脱贫攻坚建言献策,支持鼓励优秀人才回乡创办领办经济组织、参与村“两委”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后备力量筛选、教育培训、联系帮带、试岗锻炼等机制,培养村级后备力量1126名,有效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问题。持续推行党员发展“推荐测评、预审、公示、票决、责任追究”五项机制,新发展农村党员231名,处理违规发展党员4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立流动党员e支部和微信群等,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完善党内关爱帮扶机制,持续开展慰问帮扶,增强农村党员在党意识和爱党意识,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细化激励保障,健全长效机制
强化村级办公经费保障,按照村人口数量的多少,分层级给予村级办公经费保障,在此基础上,加大对1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保障力度,确保村级组织有序运行。细化村干部工资报酬保障,按照“一肩挑”两种类型调整村主职干部补贴标准,村文书、村监委会主任等其他村干部根据履职情况核定补贴标准,确保村级干部队伍稳定。优化提升激励保障措施,落实农村党员党建经费、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离任村干部等补贴,健全农村高学历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实行村干部学历补贴,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动力。强化农村人才支撑,采取“人才+项目”机制,设立5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聘请经济发展顾问,与南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院校及单位达成人才合作项目,在镇办设立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党支部,选派16名科技扶贫副镇长,助力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放大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效应。
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党支部的“末端”,在村(社区)开展党员家庭户“亮身份守初心担使命展作为”活动,引导党员家庭户把身份亮出来,接受群众监督,带头遵守村规民约,主动为民办实事,形成良好风尚。采取平茬齐过、全面清查全县4815名村组干部,对全县287个村(社区)进行全面研判“体检”,逐村建立《调研工作台账》,全面整顿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广谢村镇海莲村、戚氏办戚氏村经验,突出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违法犯罪打击处理、村级班子建设、洋州新风、依法治理等七项重点工作,以村(社区)为单位全面推进村(社区)集中治乱工作。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广赵家峁“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经验做法,大力推进“两社一会”组建运行,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引领贫困群众抱团取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