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大安排和部署,全国上下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狠抓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创造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贏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剩下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全体党员干部只有以严的态度、实的举措,硬的作风,才能不断夺取打赢脱贫攻坚的新胜利。
兴以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实”天下无难事,无不说明实干对于成事的重要性。民生无小事。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不是为了敲锣打鼓喊号子,避实就虚架花子,而是要重实际、出实招、抓落实、求实效,实实在在的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当前,部分镇(街道)、市直各行业部门不同程度存在产业发展“想不到”、调查研究“坐不住”、群众诉求“听不进”、政绩材料“写不完”、脱贫完成“等不上”的等“浮肿”问题。脱贫攻坚,其始也难,其进愈难。越是这个时候,广大党员干部越需要练就沉着冷静调压力、靶向发力解难题的真本领,要突出问题导向,动真碰硬出实招,狠抓整改落实。要集中精力办大事,想办法,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认真梳理台账,剖析原因,寻求解决措施,加快补齐短板,把功夫下在具体抓落实上,把精力放在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以“实”字当头,“干”字为本,精准对接,变被动为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到已取得成果的巩固和啃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上,以求实的举措抓出成效,打赢脱贫攻坚战。
成以硬。鞍马尤未歇,战鼓又催征。脱贫攻坚已进行到风过峡谷、闯关破隘的紧要关口,闯过去了,前面就是一片新天地;顶不住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要以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的精气神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好的发展机遇来抓,一鼓作气打好脱贫攻坚战。行百里者半九十,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在这关键阶段,要一以贯之压紧压实责任,保持定力耐力,防止松懈、厌战思想,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敢于自我加压,要善于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结合当地实际,精准谋策,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作风,确保各项脱贫攻坚政策有落实,见成效。
效以严。当下,有一些贫困户和脱贫摘帽户在落实稳定脱贫攻坚政策时,部分干部心思跑偏,对疫情的“突袭”出现“撤摊子”“急躁症”“挂空挡”等问题。还有些地方出现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搞“数字脱贫”等问题。脱贫攻坚关乎民生,哪怕一点点“跑偏”,少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会影响到脱贫攻坚的整体的进程,都会啃噬群众的获得感,因此,進一步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从严从快查处脱贫攻坚中的弄虚作假问题,查漏补缺补齐短板,要把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的问题和督查巡视“回头看”指出的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出的问题等问题结合起来,把问题整改和脱贫攻坚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在“向前走”时“回头看”,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不让任何一个贫困户“掉队”,不留任何一個死角。以问题整改落实促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将从严治党的效能转化为脱贫攻坚效能。同时,建立健全奖惩制度与措施,,多在扶贫一线考察干部,从严从实加强管理,压实各方责任,将干部的执行力转化为工作的落实力。
干部作风,关乎着脱贫攻坚的成败,影响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值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牢牢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以务实、过硬、从严的作风,我们必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的保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