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辖9镇1办160个行政村,农村党委16个,党总支80个,党支部64个,农村党员11408名。自省市农村党组织“争百强、创示范,村村达标”活动开展以来,澄城县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以规范化提升组织力,较好的完成了两批次标准化创建工作任务。
三级联创,夯实责任。按照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创建活动要求,采取“县级领导包联、党委书记主抓、副书记指导实施”的“三级联创机制”,夯实创建责任,全面对标创建,以“抓点、串线、成面”形成拼图效应。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创建工作,包抓领导多次深入镇村,审定创建方案,落实创建内容和工作措施,有力有序开展创建工作。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更是将创建工作作为份内职责,制定方案、明晰思路、解决问题。
四化推进,抓细过程。创建过程中,按照“硬件设施强化、软件资料细化、组织生活规范化、日常督查常态化”的“四化”推进措施,对标标准化建设“七个指标”和要求,高规格开展创建工作。制定印发《澄城县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考核验收评价细则》,对创建工作要求逐项分解细化,明确赋分标准及分值。指导各镇(街道)对照细则,逐村建立创建方案和台帐,明确每月创建任务和具体责任人,边推进、边自查,边对标、边打分,高标准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强堡垒,筑牢基础。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举办全县基层支部书记培训班5期,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完成13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提升,清理86名不合格村干部并予以补配,160个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实现全覆盖。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抓好“三会一课”和“三单”工作机制落实,着力建强基本队伍、搞好基本活动、夯实基本阵地、强化基本保障,持续扩大先进党支部增量、提升中间党支部水平、整顿后进党支部,不断提升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园区带动,聚力集体经济。始终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根本性途径来抓。2018年以来,整合财政资金2.3亿元建设扶贫产业园,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园区+贫困户”“镇党委+党支部+合作社+帮扶单位+园区+贫困户”等模式,通过收入分红、主体托管、园区务工等形式,推动产业扶贫、集体经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者共同壮大。目前,全县累计建成158个扶贫产业园,总面积3.4万亩,实现村村扶贫产业园、户户长短产业“两个全覆盖”,樊家川村(酥梨)、水洼村(苹果)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督查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先后组织各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6次,全县党(工)委书记赴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庄头镇永内村观摩学习,对标创建。举办“领头雁”素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业务技能培训等各类人员培训班17次,将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创建工作要求贯穿其中,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镇(街道)每季度进行一次“对标巡诊”,倒逼责任落实,每季度按时维护渭南市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