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边整边软、反弹复发的问题,我们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查问题症结,理思路脉络,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
大数据分析研判
富平共268个行政村。2009年以来,先后整顿软弱涣散村173个。其中,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服务能力弱的占45.7%;村干部不胜任、不尽职、村级管理混乱的占22.9%;社会信访矛盾突出占21.2%;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占6.6%;村干部涉刑、涉黑涉恶及拉票贿选的占3.6%。173个软弱涣散村中,一次性整顿没有反复的村117个,占比67.6%;2次被列为整顿对象的村30个,占比17.3%;3次被列为整顿对象的村9个,占比5.2%。
发放“软弱涣散村反弹复发主要原因”调查问卷655份。其中,因换届原因导致“两委”班子产生问题229份,占34.9%;整顿工作推进不力、措施针对性不强197份,占30.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127份,占19.4%;乡镇定村不实64份,占9.7%;其它问题38份,占5.9%。
数据背后,透露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症结和短板,也折射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的一般规律。软弱涣散村本身存在的最大症结在于缺乏主心骨和领导核心,就是缺乏能担当、善作为、有威望的带头人和一套坚强有力、合心合拍的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村整顿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没有压实靠牢工作责任、整顿的针对性不强。
探索七步工作法
两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七步工作法”,许多短板和痼疾得以有效解决。一是倒排选村定对象。坚持中组部“十条标准”和全市“四个类型”,充分考虑“镇(街道)年度考核末位村、涉黑涉恶问题多发村、脱贫攻坚工作滞后村、省市巡视检查通报村”等因素,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在全县倒查确定整顿对象,杜绝定村“以好充次”。二是因村选派建队伍。按照党政部门进“软”村、经济部门进“穷”村、涉农部门进“弱”村、政法部门进“乱”村的原则,确定包联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由县级领导任组长、包联部门和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工作队,“六驱”联动推进,驻村蹲点整顿。三是联合会诊定方案。工作队入村后,绘制以“两委”班子组织结构、党员队伍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分布、贫困家庭状况为主要内容的“村情五图”,摸清底子。邀请纪检、政法、农业等部门,召开“病情”分析会,研究良方,制定方案。四是对标整改促提升。抓住关键治“软”,围绕“思想整顿+组织整顿”,调整配强班子,实施“头雁提升”和“雏雁培养”工程,提升农村干部能力素质。促进发展治“弱”,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协调争取资金项目,扶持壮大集体经济。抽丝剥茧治“涣”,村财管理混乱的,成立理财小组,相关部门审计公示;信访矛盾突出的,开展积案专项整治;治安不良的,分片分组、包户到人。规范制度治“散”,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党内生活,丰富活动载体,实行“521”民主决策办法,以规管人管事。五是述职评议压责任。半年组织一次“第一书记擂台赛”,压实整顿责任、激发工作活力。定期举办“电视问政”,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基层群众、退休老干部,围绕整顿工作提问,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现场答复,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常态化“三访三查”,督促进度,考量效果。六是评估验收重问责。采取“两查一走一评议”方式评估验收。通过验收的,对标“旗帜村”标准,进行为期半年的巩固提升。未通过验收的,县委组织部重点监管,限期整顿到位;仍未完成的,对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追责问责,压实靠牢整顿工作责任。七是建章立制固长效。建立定期回访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排查整改,问题严重的重新纳入整顿对象。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对近10年来整顿的17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纳入大数据管理,重点监测监控,防止反弹复发。建立网格化整顿体系,每村选派一名组工干部跟踪服务、督查跟进。建立争先进位机制,将基层党组织划分为“旗帜、示范、达标、后进”四个档次,梯次推进,逐年晋升。
成效初步显现
一是村级带头人素质明显提升。抓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培养选拔优秀人才,解决了带头人能力素质差、班子宽松软等问题。2018年以来,优化调整了41名村党组织书记,下派9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68名村党组织书记领办村企,成为致富领富带头人,600余名后备力量投身农村发展。二是党组织核心作用明显加强。边整顿边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强化制度保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三务”定期公开,“521”民主决策办法落实落细,村级管理规范有序,信访矛盾大幅减少,农村党组织真正成为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战斗堡垒。三是基层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县级领导挂帅督战、县级部门聚焦式帮扶,统筹整合优势资源,激发了县镇村三级内生动力,凝聚了工作合力。两年整顿的35个软弱涣散村,3个村成功创建“旗帜村”,7个村提档升级为示范村,25个村全部转化提升为达标村。四是集体经济发展取得实效。整顿工作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基础产业为支撑,制定详细规划,一村一策一产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整顿的173个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村141个,10万元以上的村3个,5万元以上的村27个,5万元以下的村1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