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抓复核起底、后进整顿、队伍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抓“复核起底”,筑牢队伍根基。对137个村和6个社区负责人的资格进行复核大起底,由镇党委牵头逐村逐人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监委会成员是否违纪违法“过筛子”初核,全面、精准核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监委会成员身份信息、有无违纪违法记录,同时通过走访党员干部群众、本人承诺等形式进一步核实核准相关信息;
在此基础上,县委组织部协同县纪委监委、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等相关单位再次进行联审核查,对凡是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问题、突破“五选八不选”要求的人员坚决予以清理,确保基层队伍“风清气正”。
抓“后进整顿”,夯实基层基础。围绕“六看六个有没有”要求即(一看包联的县级领导有没有到村指导;二看镇党委有没有安排、指导;三看选派的驻村整顿工作组有没有到村开展工作;四看村支委会有没有研究和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整顿工作台账;五看方案所列措施有没有落实;六看村党组织书记有没有掌握软弱涣散原因、整顿工作措施、工作进展),整顿工作组驻村督促指导,对照“每个支部一个创建方案、一张问题清单、一套工作措施、一份整顿台账”工作标准,实行方案再完善、问题再查找、措施再强化、台账再健全,集中力量抓好整顿,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抓“队伍管理”,推进全面提素。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员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对空缺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及监委会成员,严把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全面落实县级联审机制,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两委”委员“交叉任职”要求,及时选优配齐,对调整撤换人员积极做好善后安抚工作。按照村“两委”成员“一人一档”的要求,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委备案管理制度,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及监委会成员日常管理、能力提升和作用发挥。
抓“制度建设”,确保信息互通。建立《村(社区)干部违纪违法信息通报制度》、《村(社区)干部资格联审制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挂牌督办管理制度》等制度,
促进联审单位之间强化信息沟通、协同推进,县级各联审单位与各镇党委加强信息互享,相互配合,县级联审单位之间、县级联审单位与各镇之间,做到及时报告情况、时化解矛盾、及时整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