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咸阳:社区开展“一年10件实事”活动

精准解痛点 精细优服务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10-22 11:55

“爬了十几年楼,如今‘一键到家’,实在太方便了。没想到老小区现在也能让人住得这么舒心!”国庆假期,家住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石化小区的王小津老人按下电梯按钮,笑容满面地说。今年9月,石化小区老旧住宅楼加装的43部电梯全部投入使用,“爬楼难”已成历史。

为破解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服务不细”问题,近些年来,咸阳市系统谋划、健全机制,以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一年10件实事”活动为抓手,推动社区党组织精准对接民生痛点,解决一大批居民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让居民群众成为实事项目的“出题人”。咸阳市着力解决好“供需匹配”问题,坚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期盼什么、社区就干什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居民议事会共商、网络征询等途径,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把准群众需求脉搏。对收集到的意见诉求梳理分析、归类合并,由社区党组织研究、街道党工委审核、县(市、区)委组织部审定,形成“一年10件实事”清单,并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公开公示,确保实事项目精准可行、直达痛点。截至今年8月底,已办结民生实事2573件。

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咸阳市从一件件惠民便民“关键小事”入手,将顺民意、暖民心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解决好“可感可及”问题。突出基础设施补短板,实施基础设施维护更新、环境绿化美化等工程,小区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持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建设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食堂、早教空间等服务阵地,开展爱心义诊进社区、高龄年检上门服务,举办亲子活动、暑期托管等6800多场次。秦都区陕广社区依托医养服务中心,为90岁以上老人提供营养套餐和上门养老服务。筑牢安全治理防线,集中整治消防通道堵塞、飞线充电等问题,安装智能充电桩3200多个,新增高清监控探头5800多个。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建“邻里议事厅”“银发调解队”,调解邻里纠纷等3800余起,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打造聚人气、扬正气、淳风气的精神家园。

在推行“一年10件实事”过程中,有些事项仅靠社区力量难以办到。为此,咸阳市各街道、社区党组织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变“社区单独干”为“社区牵头办”,解决好“力量聚合”问题。社区能办理的及时办,需要部门协同的由街道吹哨,通过党建联席会议等机制,统筹物业、业委会、驻区单位等力量共同推动解决。探索“党建+公益+市场”等模式,引入“小滨工坊”“秦大姐手工坊”等社会组织,提供免费或低偿服务,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培育“邻里帮帮团”“红色代办队”等居民自治力量,推行“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积分制等做法,调动群众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社区治理问题的积极性。彬州市东街社区举办“红心物业服务集市”17场次,带动辖区商户、机关单位参与,提供家电维修、免费理发等服务,惠及群众1.4万人次。

为防止搞“一阵风”,咸阳市探索建立“听民意、定承诺、办实事、评结果”闭环体系,确保承诺落地有声、践诺扎实有效,解决好“常态长效”问题。建立市级指导、县区统筹、街道主抓、社区落实推进机制,将深化“一年10件实事”活动纳入年度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定期调度推进,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确定的实事项目,建立台账、动态管理,推行“一件实事、一名责任人、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法,切实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渭城区渭阳街道探索建立“向群众汇报”工作机制,社区党组织定期召开汇报会,现场向群众汇报实事办理和反映问题解决情况,去年以来,在所辖26个社区召开“向群众汇报”会107场次,参加人员3500余人次,解决物业服务、环境卫生、社区安全等问题209个,实现了有事让群众知情、议事让群众参与、办事让群众监督、成事让群众满意。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