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城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为抓手,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形成“问题发现在一线、力量集结在一线、难题化解在一线”的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一是多元联动夯实基础,织密全民共治网格。科学划分村(社区)一级网格289个,二级网格638个,三级网格921个,配备建强网格员队伍1800余名。明确网格员“哨前收集最前沿”的核心职责,通过定期培训、明确职责清单、建立积分兑换等措施,提升网格员的专业素养和履职积极性。充分挖掘和利用“银发先锋”、“热心邻里”等内生力量,积极吸纳责任心强、熟悉情况、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组建“银发先锋队”,发挥其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参与到社情民意收集中。同时,广泛动员热心居民、楼栋长、志愿者担任兼职网格信息员,延伸信息触角,对辖区内的各类问题隐患、群众诉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早发现、早报告”,为精准“吹哨”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真正做到“全面摸排、全员参与、全民共治”。
二是分级分类响应处置,精准高效定哨吹哨。通过网格摸排、村(社区)议事协商、群众反映等方式多渠道收集哨源,村(社区)发挥“吹哨”前沿阵地作用,对收集到的“哨源”第一时间进行实地核查,核实情况、评估性质、判断难易程度。对属于职责范围内、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的简单问题立即就地化解,做到“格内自办”。对于需要协调资源解决的复杂问题,启动“吹哨”程序,街道对各村(社区)上报的“哨源”进行梳理汇总,形成初步吹哨事项清单。由党工委副书记、相关分管领导、部门(站所)负责人等对预吹哨事项进行会商研判、分级定哨,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对符合要求的“吹哨”事项,采取“电话通知+派送任务单”同步通知的方式,向部门进行“吹哨”,做到“一事一哨,精准派单”。
三是部门协同处置问效,强化闭环管理机制。深化“吹哨——报到——处置——考评”全流程闭环机制,确保事项落地见效。街道牵头协调应哨部门,通过召开协调会、实地查看等方式,现场研究制定问题解决办法,明确办结时限。应哨部门按照既定方案和时限要求,组织力量开展处置工作,街道及村(社区)做好群众沟通解释工作。针对吹哨事项全程跟踪处置进展,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掌握动态,协调解决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确保问题得到有效处理。事项处置完毕后及时向相关群众反馈处置结果,组织多元主体对应哨部门处置情况进行量化打分评价,确保“吹哨”有权威、“报到”有压力、处置有实效。
(供稿:扶风县城关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