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院三长四联动”基层微治理体系实施以来,全区各部门、各街道社区积极投身“民呼我行”群众工作,集结多方力量用活多种资源,全心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各“服务长”、“院长”、在职党员、“网格员”对接结对共建社区,深入居民院落,集多方之力、用多种资源,听民声集民意,定期搜集需求、制定清单、落实责任,最大限度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切实增强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务长”聚资源凝力量 为民解“难题”
街道、部门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社区(小区)“服务长”,促进各方资源整合,解决“多方治理”难题。雁塔法院联合北沈家桥社区党支部,在与群众“话家事”中了解到,该社区有20余名群众需咨询民间借款纠纷的相关法律问题。为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打官司”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和堵点痛点问题,白莉作为小区“服务长”,详细询问大家的纠纷情况后,运用多元解纷思路,为北沈家桥社区居民提供“顾问式”法律咨询服务,得到了居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院长”包联到户 为民办“小事”
社区干部为小区“院长”,促进为民办事效率,解决“小事没人管”难题。为及时全面掌握社区老年群体的服务诉求,大雁塔街道西影社区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库,由社区党委牵头,针对59岁以上老人展开需求调查。通过发放《为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网格群问需于民、入户居民代表家中调研等方式,汇集民意。在了解到社区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后,社区书记与物业公司多次磋商、协调,联合大雁塔街道,最终将便民移动亭改造成配餐发放点,将闲置空地改造成可供就餐休闲的小广场,每天为社区老年配餐做好服务。同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楼,赢得了小区老年人的一致好评。
在职党员全报到 服务群众无盲区
推动“四方联动”,促进社区精准服务水平提升,解决“互助共建”难题。全面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健全在职党员与群众,党员服务与群众需求联动机制,所有在职党员严格落实报到登记、承诺践诺、服务纪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陪跑、红色代办”活动。大雁塔街道青龙社区积极发挥“区域化社区党委”的联动作用,列出《服务需求清单》,建立党员参加社区活动登记制度,相继开展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社区党员义务治安巡逻,义务维护环境等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在职党员服务群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