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以“知党情、听民意、促和谐”为主题,以“因地制宜、方便履职、规范运行、务求实效”为原则,在全市率先规范化统筹建立党代表工作室,积极探索党代表在闭会期间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为党代表更好地履职搭建工作平台。
规范建设标准,搭建活动阵地。以便民实用、资源整合为出发点,将镇(街道)的党政综合办公室、人大主席团办公室、流动党员管理办公室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做到一室多用。统一按照《关于建立完善党代表工作室的通知》(韩组通[2020]89号)文件中规定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把本地各级党代表编排到相应工作室,做到党代表工作室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及联络员职责“四上墙”。目前,韩城市已建立镇(街道)党代表工作室8个,实现了区域全覆盖、建设全达标、代表全参与。
规范基础保障,确保高效运行。实行“三定三公开”,定地点、定时间、定人员,公开代表接待时间、公开接访党代表名单、公开党代表身份。工作室设立固定的党代表接待日,利用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宣传栏将党代表工作室的开放时间安排、驻室代表以公告的形式向群众告知,要求每名党代表每年到工作室开展活动不少于3次。建立健全工作室轮值代表、首问责任、记实记录、服务承诺等制度。把工作室建设和活动经费列入党建工作的总体安排,保障工作室建设和活动的正常进行。
规范队伍建设,探索活动方式。实行“1+4”模式,即明确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依托党代表、联络员、积极分子、志愿者“四支队伍”。以年轻党员为主体,选派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团员为补充,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为工作室开展服务提供帮助。积极探索工作室开展活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工作室每年要组织党代表开展调查研究、列席有关会议、参与监督评议、积极建言献策,定期不定期走访党员群众,要通过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研讨等活动,不断创新党代表活动方式、提升履职能力。
规范业务办理,增强运行实效。统一制作了《党代表收集社情民意登记表》《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工作记录表》和《党代表工作室工作台账》等,详细记录党代表开展活动、收集民情民意、反馈和答复等情况。要求镇(街道)党委及时研究党代表工作室上报的事项,按归口办理原则,确定牵头领导和责任科室或站(办、所)负责作出答复。同时逐步推行首问负责制,实行谁接待、谁跟踪、谁负责,确保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通过四个规范化建设,努力把党代表工作室搭建为党群“连心桥”、代表“加油站”,不断深化党代表任期制在基层的落地落实。
(供稿:韩城市党代表和两新组织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