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充分发挥党员队伍先锋模仿作用,激发工作干劲,切实解决理想信念淡薄、身份认同缺失等问题。今年,我区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引入医疗思维,按照“共建共联共用共享”的工作思路,坚持“统一流程、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的要求,建成2个党员党性体检中心试点,探索开展党员党性教育体检。
党员党性体检中心由“四大板块”组成(即党性教育、党性自检、党性会诊、党性提升),将“认知—感悟—认同—践行”规律贯穿于体检全过程。一是通过党员党性教育,坚定党员理想信念。针对有的党员理想信念淡漠、身份认同缺失、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以红色资源为鲜活教材,组织党员回顾党的99年光辉历史,从中汲取红色营养、激活红色基因、继承红色传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打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精选“老虎”“苍蝇”等反面人物的典型案例,活化了党性教育形式,让党员接受心灵的洗礼,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触动震撼,在现场共鸣中引发深思,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立起全链条的党员党性体检制度,让党性教育入脑入心。二是突出“医学”思维,设置体检指标。对标“四讲四有”模范人物,聆听党性体检导语,介绍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事迹,使党员逐条自省自评;对照“党员对照自检16问”,“不合格”党员认定标准,党员干部禁令一百二十七条,党员管理“十条红线”指标,参考党员日常工作实际,针对党员领导干部、机关党员、农村党员和“两新”组织党员,量体裁衣,摘录最具代表性、针对性的负面言行清单100条和“党员个性对照自检20问”,帮助广大党员对照检查。三是合理设置体检流程,全面整改提升。围绕党性教育体检“七大”环节(即体检告知、体检预热、个人自检、党员互评、支委评定、康复提升、结果应用),对照党性体检指标,按照个人自评占30%、党员互评占30%、支委评定占40%的权重,查清弄准核实党员存在的“五官不正”、“精神缺钙”、“肌体缺血”等病症。得分在80分以上且没有一票否决情形的,评定为党性“健康”党员;得分在60-80分且没有一票否决情形的,评定为党性“亚健康”党员;得分在60分以下或存在一票否决情形的,评定为党性“不健康”党员,根据体检结果,形成党员党性教育体检报告单。对党性“健康”党员,作为党内评优树模、绩效考核等方面优先推荐对象,对党性“亚健康”、“不健康”党员,要在组织生活会上,结合“党性体检”情况和康复提升情况进行自我剖析,并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同时,针对“亚健康”、“不健康”党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积分管理办法、学习教育计划等措施提升党员党性修养。“亚健康”、“不健康”党员教育管理半年后,由党员自己提出申请,开展党性教育体检复查,积分达到80分以上的,转化为党性“健康”党员,对一年内积分仍未达到80分以上的,按照不合格党员有关程序进行处理。
党员党性教育体检中心试点启用以来,组织试点辖区机关、农村、“两新”组织党员进行了党性体检,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一是强化了党支部政治功能,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支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进一步强化了党员意识,提升党性修养。组织党员定期进行党性体检,促使党员铭记身份、强化在党观念,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纯思想灵魂,有效解决了党员意识弱化、自我要求不严的难题。三是从严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党员严格教育管理监督,进一步树牢了“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