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借助“五爱”之力 架起党群关系“连心桥”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1-01-05 10:49

近年来,延安市宝塔区宝塔山街道东关街社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模式,通过“爱心支部”“爱心超市”“爱心名片”“爱心门铃”“爱心助老回家牌”,架起一座党群联系桥梁,让基层组织更牢固、党群关系更密切、社区服务更周到,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成立“爱心支部”,补足党员精神之钙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社区党总支在辖区机安小区成立“爱心支部”,吸纳老党员17名,完善各项制度,配备电视、沙发、桌椅等基础设施,并在老年活动室设立了“红色共享书屋”,以便老党员们随时补充精神食粮。“爱心支部”成立后,社区创新党员教育载体,通过“开放式党校”“送学上门”“小喇叭”宣讲队等形式为辖区居民党员送去最新的思想解读、理论宣讲和民生政策。一年来,利用“开放式党校”集中学习6次,为行动不便、视力下降的老党员购买学习机5台,将学习视频下载到学习机“送学上门”8次。“小喇叭”宣讲小分队深入小区宣传劳动保障、民政救助、老龄工作等最新政策6次,慰问老党员3次,组织观看红色电影1次。

建立“爱心超市”,传递志愿服务之美

为了鼓励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建立“爱心超市”,通过实行“双积分”管理机制,将志愿服务的受益人群延伸至志愿者本身。辖区贫困户可以通过义务劳动、做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等生成相应的爱心积分,用对应的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所需物品;捐赠者也可以通过爱心捐赠生成相应的荣誉积分,用对应的积分换取荣誉和奖品。从2017年“爱心超市”成立到现在,东关街社区党总支以“社会扶持、多方资助、社区管理、关注弱势”的运行模式,不仅让辖区困难群众兑换到免费的日常生活用品,又为有爱心的个人、单位提供长期捐赠场所,让志愿服务的正能量传递在社区的每个角落。

印制“爱心名片”,搭起便捷服务之桥

社区党员干部对辖区餐厅、开锁店、家政服务公司等进行实地走访,对辖区的管道工、水电工等技术工人进行登记,通过社区调研核实,最终确定口碑好、信誉度高、离居民近的店铺公司进行登记入册,并将服务内容、联系方式印制到“爱心名片”上,发放给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及其他居民,以便提供贴心的上门服务。

安装“爱心门铃”,唤醒邻里互助之情

“爱心门铃”是东关街社区党建服务于民的亮点,通过为身体不便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家中免费安装“爱心门铃”,只需按动开关,邻居或者上下楼结对志愿者家中的铃声就会响起,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中为其解急解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供电局李高栓老人很有感触:“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热心的好邻居,更离不开这个小小的‘爱心门铃’,因为腿脚不方便,门铃一按,邻居便过来帮忙,有时把垃圾提下楼,有时顺便买菜带回来。”目前已有41个这样特殊的“爱心门铃”走进东关街社区孤寡老人家中,为老人带去了居民邻里互助的温暖。

结合辖区老年人居多这一实际情况,社区为易走失老人定制“爱心助老回家牌”,手机扫描助老牌上的二维码,便可阅知老人的详细信息,及时联系到监护人,帮助老人平安回家。

下一步,东关街社区党总支将继续以创新服务载体为抓手,利用党建品牌效应凝结党员群众智慧,始终把践行服务党员践初心、服务群众聚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服务力,进一步焕发基层党建新活力。

(供稿:延安市宝塔区宝塔山街道东关街社区党支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