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作风建设 / 正文
“十不准”奏响效能曲:

汉中市镇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作风蝶变记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7-21 09:46 作者:李 琴、齐小妞

“别耍威风嗓门大!别摆架子设门槛!别踢皮球来回转!”这朗朗上口的审批服务“十别歌”,字字如钟,敲醒了镇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房。“不准口大气粗、态度生硬。不准含糊不清、敷衍了事。不准装腔作势、刁难设阻。不准消极应付、装聋作哑。不准懒政怠工、能办不办。不准拖沓推诿、久办不结。不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不准巧立名目、违规收费。不准违反程序、滥用职权。不准转卖信息、从中获利。”它不仅是高悬的警示,更是行动的号角——一场以理论武装铸魂、以“十不准”为刚性约束的作风效能革命,正在这片山乡热土上澎湃展开。

理论武装淬炼“为民魂”:让规矩内化于心

“十不准”绝非空洞口号,其生命力在于融入血脉的认同与敬畏。镇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深谙此理,以铁规禁令和刚性约束为基石,下好作风建设“先手棋”。深学细悟筑根基。依托党组会、干部会,组织干部逐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研“十不准”内涵,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规政策,剖析“耍威风”“设门槛”“踢皮球”等行为的实质危害与法律后果。一场场深刻的“效能提升大家谈”讨论,让干部在思想碰撞中校准坐标——“审批权是公器,绝非私权”。承诺践诺强担当。全员签订《“十不准”个人承诺书》,承诺内容在服务大厅显著位置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设立“效能先锋岗”“党员示范窗”,让践行“十不准”的先进典型被看见、被学习,营造“人人讲效能、事事暖民心”的浓厚氛围。思想“破冰”带来行动“突围”,理论浸润如春雨润物,将“十不准”的铁规内化为服务者心中的“定盘星”与“度量衡”。

刀刃向内祛“顽疾”:以行动兑现“十别”承诺

“十不准”的生命力,最终体现在服务场景的深刻变革上。镇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决心,向作风积弊亮剑。“踢皮球”变“接力赛”。“以前办个食品经营许可,窗口说要去现场看,现场看了又说材料要窗口补,来回折腾!”此类抱怨曾非个例,针对“不准拖沓推诿、久办不结”的问题,强力推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超时预警”机制。如今,体验大不同:材料一次性告知,内部流转无缝衔接,承诺时限内证照到手。“现在办事像有人‘全程陪跑’,效率快得让人安心!”“太极拳”成“直通车”。针对“不准含糊不清、敷衍了事”和“不准装聋作哑”的要求,推出“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2.0版”和“咨询首接负责制”。以前群众咨询常遇“可能、大概、你再问问”的推脱,如今,首位接待人员必须清晰指引或负责到底。“流程透明得像‘玻璃房’,每一步都清清楚楚!”“伸手要”遇“铁栅栏”。在“不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和“不准违规收费”方面,构建“制度+科技+监督”立体防线。所有收费项目及标准网上、墙上“双公开”;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群众办事心里更踏实。

效能提升暖民心:蝶变看得见、摸得着

这场刀刃向内的革命,带来了服务效能的跃升和群众口碑的逆转。审批时限“大提速”。企业开办实现“一窗受理、半日办结、零成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60%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8%。群众满意度“节节高”。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数据显示,群众满意度持续稳定在99.5%以上。“办不成事”窗口自设立以来,累计协调解决群众“疑难杂症”10余件,解决率达100%。营商环境是“金口碑”。高效的审批和清廉的作风,成为镇巴招商引资的“软实力”。今年以来,多家外地企业慕名而来投资兴业,直言“看重的就是这里的政务服务和干部作风!”

“十不准”是紧箍咒,更是导航仪。镇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以理论武装为笔,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为墨,在服务群众的答卷上奋力书写着作风转变、效能提升的精彩篇章。当“耍威风”的嗓门被春风化雨的解答取代,当“踢皮球”的推诿被高效顺畅的接力终结,当“设门槛”的冷漠被主动上门的温暖消融,我们清晰地看到:行政审批的效能革命,最终收获的是民心所向、发展所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镇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持续奏响“十不准”的效能强音,以更优作风、更高效能、更暖服务,为奋力谱写镇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坚实的审批力量——让每一次审批都成为“办事讲规矩,服务暖民心”的生动注脚!

供稿:镇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