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大荔县坚持以上率下,从县直机关改起,深入开展机关效能问题专项治理,持续推进干部队伍作风转变,着力解决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
针对不作为问题。通过政治监督、能下调整、末位问责等措施,牢固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着力纠治工作“庸、懒、散、慢、虚”等现象,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动起来”。严格执行《大荔县关于加强干部政治监督的实施办法》,运用干部政治表现综合监督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考核测评,动态更新干部政治表现信息库,并对政治表现测评排名靠后的干部进行谈话提醒。综合运用考核、研判、举报查核结果和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执纪执法机关已有的认定结果,建立作风不严不实干部信息台账和因作风问题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组织处理、诫勉谈话、书面检查并在一定范围进行通报的干部台账,确保台账准确真实、更新及时。每季度汇总各单位处理作风不严不实干部情况,对连续“零报告”的,经核查发现存在当“老好人”、敷衍应付、瞒而不报、弄虚作假等情况的,约谈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
针对慢作为问题。通过畅通交流渠道、优化运转流程、强化激励措施,下大力气整治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催不办、应付了事等现象,营造马上就办、能干快干、干就干好的良好风尚。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信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定期沟通,梳理干部作风问题线索,多方评判分析干部情况,做好台账记录并及时更新。强化激励约束措施,汇总梳理各党委(党组)抓作风建设工作典型情况,经县委领导同意后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树立起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和提示警醒作用。严格执行《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对有苗头性、倾向性或轻微问题的,报经部领导同意后,视情形分别予以提醒谈话、批评教育、责令检查、函询或诫勉,及时帮助干部整改问题,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针对乱作为问题。通过加强“一把手”监督、夯实执行决策责任、工作责任倒查、定期督导检查、群众信访举报等措施,聚力整治任性决策不负责、好大喜功铺摊子、弄虚作假搞政绩、劳民伤财悖人心等现象,让遵纪守法、履职尽责、为民服务成为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职业操守。持续在县政府网站、电视台、大荔党建网、同州先锋公众号等媒体定期不定期公布组织部门举报电话、短信、邮箱和来信来访地址等,及时掌握和受理干部作风问题。建立干部作风问题信访举报台账,对举报反映的作风问题线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抓好分办督办,限时处置办结,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较大的提级直查直办,涉及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对失职失责失范问题较重的,视情形分别予以停职检查、调整职务、免职、降职等,并内部通报或公开曝光。
供稿:大荔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