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居民正在为群众文化活动赶制红色主题剪纸作品。 本报通讯员 白凌燕摄
“大爷,要更换您家门外的路灯,您看装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4月28日,针对老旧巷道照明设施不足的问题,靖边县张家畔街道北新街社区工作人员逐门逐户地走访调查,争取把路灯改造项目做成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在阳光社区,一次围绕校园周边环境开展的环境治理活动成效显著。“以前,位于学校门前的这片荒地,虽已划入移民社区范围,但由于长期搁置,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不仅无人愿意搬迁至此,更成为困扰学校师生出行的‘顽疾’。”阳光社区党支部书记郭永峰介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社区党支部通过开展环保行动进校园活动,邀请有关机构实施了环保改造项目,为当地群众营造了一个宜居的“搬迁新家”。
“社区为我们提供了发挥余热的平台,我们这群老太太每天过得很充实。”贾晓燕剪纸时笑声朗朗。她是统万路社区梅兰花手工艺协会的70余名会员之一,随着剪刀在她灵动的手指间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红色主题剪纸作品便孕育而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统万路社区邀请心理学高级教师王喜林以《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为题,为社区群众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大讲堂,还组织梅兰花手工艺协会等社区群众团体,用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故事。
金桥社区联合当地旭永眼科医院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 爱心义诊进社区”活动,进行爱眼护眼知识宣传、免费义诊等健康惠民活动。“这次义诊不仅给居民送来一堂保健课,还给困难居民免费治疗眼病,社区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谈及爱心义诊活动,70多岁的社区居民高如东连连称赞。
靖边县委党校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组织党员干部走进育才路社区,为社区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捐赠党史书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同时,结合自身工作优势,主动与社区联系,认领了社区党史宣传教育、文化讲座、志愿服务等多项群众工作任务。
4月20日,靖边县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为当地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大舞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承载“党建阵地、服务平台、活动中心、基层党校、信息枢纽”五大功能,开设了“五双”工作室、党群服务工作室、综治中心工作室、“两新”组织孵化工作室、“400”便民服务热线等,依托“数字党建”技术手段,实行网上通办相关事务,让党建工作搭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快车”,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入统一协调、精准实施的新阶段。
“党群服务中心将承接党群服务、民政社保、司法救助、水电气网等100项便民利民服务事项,将更多资源‘下沉’,惠及群众、服务群众,让群众享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靖边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李万昌表示,“今后,中心作为贴近党员群众的服务站点,将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化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走深走实。”
近年来,靖边县以建设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为契机,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有效服务群众、促进城市发展为主线,逐步构建起了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靖边县各级各部门有231个党组织、7687名党员干部进社区参与社区治理和群众服务工作。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县已实施4条背街小巷的升级改造工程,安装路灯300余盏,清扫死角垃圾20多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0余件。同时,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党务政策咨询50余场次、党建知识讲座20余场次,认领并完成“微心愿”4000多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22次,解决街道社区的疑难问题45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