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镇巴县渔渡镇,热情似火,青春洋溢。8月14日晚,会议室灯火通明,掌声雷动。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学堂”活动“汲取榜样力量 激扬青春梦想”正在这里火热进行。此次活动的主角,是从渔渡镇走出去的家乡骄傲、残奥会季军、世界杯冠军、亚残会冠军刘强利。这场活动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感人的分享会,它更是渔渡镇党委精心烹制的一堂为年轻干部量身定制的“成长营养课”,生动展现了渔渡镇党委在青年干部培养上的用心、用情、用力。
“身边的教材”冠军故事点燃信念之火
“他靠双手摇出的人生奇迹,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铸就的冠军之路!”党委副书记、镇长唐伶俐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刘强利震撼人心的奋斗历程。三岁时因意外致残造成终身残疾,在学校因不能正常参加体育运动,对体育的渴望让他在心里深深埋下了从事体育运动并为之奋斗的梦想;初次接触专业训练时由于体重原因,呕吐不止几乎到了淘汰边缘,但他依然咬牙坚持克服困难;从国际赛场失利到潜心钻研让国歌响彻异国他乡;从公路自行车勇夺桂冠到跨界越野滑雪成为跨界冬夏项目第一人……刘强利的每一步,都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精神的最强注脚。他的事迹,不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摆在渔渡年轻干部面前最鲜活的“本土教材”。
活动中指出:“强利同志的经历,与我们当前在基层干事创业面临的挑战,何其相似!他永不言弃的坚持,正是我们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乡村振兴所必须具备的韧劲!”这堂“人生课、信念课、奋斗课”,让在场的每一位青年干部都热血沸腾,信念之火被重新点燃。
“沉浸式课堂”深度互动碰撞思想火花
活动精心设计了对话榜样环节,让青年干部与冠军面对面,进行了一场思想的深度碰撞。青年干部们踊跃举手,问题聚焦人生选择、克服困难、目标坚持、家乡情怀等方面。他们渴望了解冠军如何在假肢磨损、体能透支时咬牙坚持;如何在伤病挫折后重燃斗志;家乡的山川人情如何成为他“爬坡”的精神动力。
刘强利先生坦诚分享,金句频出:“只要站起比跌倒多一次,就是胜利!”“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是否完美,而在于是否全力绽放!”这场零距离的交流,让榜样的力量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感可知、可学可做的具体方法和精神源泉,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干部的共鸣与思考。
“青春学堂”: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的摇篮
这场星光熠熠的“青年学堂”,是渔渡镇创新年轻干部培养模式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渔渡镇党委始终将青年干部视为渔渡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致力于为他们搭建学习交流、成长历练的广阔平台。通过“火种计划”“双导师”“青年学堂”等系列活动,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结合研究方向和特点、岗位需求等因素,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利用线上线下交流阵地常态化开展学习、实践等各种活动,组织年轻干部参与访谈、实地查看、群众走访、上台讲解。
同时,定期邀请像刘强利这样的身边榜样、行业精英、先进典型“回家”,通过深度互动、思想碰撞、领导寄语等,将抽象的理论学习与鲜活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将崇高的精神追求与具体的岗位职责相链接,引导青年干部在汲取榜样力量中坚定信仰,在感悟奋斗精神中增长才干,在明确实践路径中强化担当。
合影留念的灯光定格了笑脸,但汲取的力量已在心中激荡。渔渡镇的年轻干部们,正将今晚汲取的精神养分,转化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澎湃动力。渔渡的“青春学堂”,正持续为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锻造着一支信念坚、本领强、担当硬、作风实的青年铁军!
(供稿:镇巴县渔渡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