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着力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聚力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抓好源头储备,精准识别“选好苗”。坚持把干部储备作为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切实提高选育质量。多角度考察。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围绕政治忠诚等5个方面精准画像,全面了解掌握干部政治素质、担当意识、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为选好人、用对人打下坚实基础。多渠道识别。建立单位推、常态访、实绩比、难时考、定期研、年度评立体识人机制,落实联审联查制度,联动纪检、巡察、政法等部门核实负面情形,确保对年轻干部综合素质“精准定位”。多领域储备。聚焦各领域各行业,分级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全面掌握年轻干部专业特长、履职经历等信息,储备30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56人,年轻干部蓄水池不断充盈,结构持续优化。
加强培养锻炼,精耕细作“育壮苗”。紧扣年轻干部培养关键环节,打造全链条培养机制,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思想淬炼固根基。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学思想”作为年轻干部教育培训首要任务,先后举办全县新提拔科级领导干部暨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全县中青年科级领导干部等培训班12期,引导年轻干部学思践悟、真信笃行,切实提高“政治三力”。专业训练提效能。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结合干部能力素质需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学习、“理论宣讲+现场观摩”教学等方式,分领域分层次开展业务培训104期,着力提高干部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实践锻炼长才干。充分利用苏陕协作、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平台,选派8名优秀年轻科级干部赴徐州铜山区挂职锻炼,49名优秀年轻干部在巡视巡察、信访工作岗位锻炼,50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32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城市更新等工作,推动干部在改革发展前沿和急难险重一线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
严格监督管理,悉心护航“管护苗”。坚持将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助力年轻干部在严管中成长、在磨砺中成才。聚焦政治监督。始终将年轻干部政治监督摆在首位,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纳入党员干部日常教育重要内容,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制度,强化党组织日常监督检查,引导年轻干部淬炼党性、筑牢忠诚,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强化选任监督。坚持把干部监督贯穿选人用人各个环节,采取“谈、观、访、督、联”动态考察,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四必”工作要求,通过关口前移、纵向延伸、扩大范围、拓宽渠道,着力增强干部选任监督工作的预审把关作用,有效杜绝“带病提拔”。加强日常监督。综合运用廉政考试、警示教育、任前谈话等形式,紧盯年轻干部入职、交流、提拔等关键节点,注重对在信访举报、巡视巡察整改、重点任务落实等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不断强化对年轻干部的日常监督,让年轻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鲜明用人导向,适时大胆“用好苗”。坚持“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拓宽用人视野,做到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其所长。鲜明导向适时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牢固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用人导向,坚持在推动改革第一线、经济发展主战场,大胆使用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近年来,新提拔30岁以下副科级干部13名、35岁以下正科级干部3名,用人导向更加鲜明,成长路径更加清晰。优化结构精准用。注重统筹领导班子建设和年轻干部配备,定期分析班子结构需求与年强干部储备,超前研判缺口,在班子调整、职数空缺时优先使用优秀年轻干部,近年来,先后为镇和部门配备35岁以下副科级领导干部82名,领导班子年龄、专业、能力结构不断优化,整体功能有效增强。能上能下大胆用。落实能上能下制度,严格执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定期分析研判,对照15种下的情形,对提拔或重用后不适应、不胜任的年轻干部及时进行调整,畅通“下”的渠道,着力解决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供稿:中共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