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龙县锚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目标,以干部教育培训为重要抓手,紧扣“政治铸魂、精准赋能、实践砺才”主线,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能,让党性修养融入履职尽责的实践,用精准培训点燃干部成长引擎,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治铸魂,构建立体化教育培训体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黄龙县始终把政治引领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以系统学习强信念、以红色资源聚合力、以示范引领树标杆,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理论武装,以常态化学习机制筑牢信仰根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等作为必修课,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分课堂”,推动干部在常态化学习中坚守初心使命。红色赋能,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矩阵。以“瓦子街战役”红色资源为核心,联合澄城县委党校共建教学基地,开发《“人民至上”的光辉典范》等特色专题课13期,推出“重走东南山”等现场教学线路,让红色故事成为筑牢理想信念的“活教材”。头雁领航,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县委书记每年开讲“第一课”,县级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备课授课,乡镇、县直部门领导紧随其后,为全县700余名科级干部解读政策、分享经验,累计授课40余节,形成“以上率下、全员向学”的浓厚氛围。对标先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宽视野。组织干部赴浙江、苏州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2批次96人在实地观摩中取真经、强本领,让“走出去”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
精准赋能,打造精准化能力提升工程
按需施教方能精准见效。黄龙县变“套餐式”培训为“点餐式”服务,从领导能力到业务专长,从行业建设到产业发展,靶向发力补短板,让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同频共振。紧盯“关键少数”,锻造领导能力。统筹事业需求与个人成长,组织202名科级领导干部参加中央、省、市专题调训,其中处级领导92人,着力提升政治判断力、领导执行力和实践推动力。突出专业实效,夯实业务功底。围绕基层党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等核心领域,开展培训65期,覆盖6861人次,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精准培训,让干部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行业赋能施策,提升履职效能。针对网络舆情、安全生产、依法行政等重点领域,举办专题培训33期,培训2280人,助力干部掌握新理论、新技能,破解行业发展难题。产才融合驱动,激活发展动能。围绕“4+X”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引进上海海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专业人才,定向培训特色养殖技术,推动群众养蜂规模达10万箱、产值2亿元,实现“南鱼北养”并建成西北最大垂钓市场,让培训成果实实在在惠及群众。
实践砺才,锻造实战型干部队伍铁军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黄龙县坚持以实干验成效,推动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长才干,让培训成果转化为服务发展的硬实力。强化政治引领,激发担当自觉。通过深学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干部把个人奋斗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国之大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扛重活、打硬仗。突出实践锤炼,锻造过硬本领。打破“课堂讲授”模式,选派18名优秀年轻干部扎根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四个一线”;举办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79名学员在“导师制”带教下,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实战练兵,练就“真功夫”。树立实干导向,压实考核链条。将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对无故缺训、违反纪律的干部“一票否决”优秀等次;以岗位实绩、群众评价为标尺,让“实干者受褒奖、空谈者无市场”,在全县干部队伍中掀起“比学赶超、真抓实干”的热潮。
供稿:黄龙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