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淳化县通过“常态化摸排、常态化教育、常态化服务”三个“常态化”机制,全面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质效,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常态化摸排,确保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按照“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原则,推行“双向联系、双向管理”机制,用好流动党员“转、接、管”流程。采取“电话问、微信访、上门看”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流动党员情况摸排,掌握流动党员流出时间、流入地点、联系电话、从事行业、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全面建成“一村一表、一镇一册”台账,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常联系,流入有记录、流出有备案。
常态化教育,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学、学而有获”。转变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建立实施“互联网+党建”模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淳化先锋”等线上平台,持续为流动党员提供教育学习资源。各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微信交流群,定期向流动党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重大决策等,确保流动党员在外学习教育“不掉队”。在节假日流动党员返乡期间,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爷台山革命教育基地、桃渠塬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遗迹遗址,采用现场教学、交流研讨、观看红色影视作品、聆听红色故事等方式进行集中教育,全面提升流动党员的认同感。
常态化服务,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家、家而有为”。流动党员的服务保障是增强其归属感和作用发挥的重要环节。淳化县将流动党员纳入春节、“七一”及其他重大节日慰问对象范围,定期走访慰问,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困难。通过党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的方式,定期举行返乡谈心见面会,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同时,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创业平台和就业帮扶,定期向流动党员通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帮助他们了解家乡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在家乡发展事业、回馈社会。通过举办经验分享会、政策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常态化服务,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社会参与度不断提升,助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