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淳化县严格遵循《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要求,以“全、准、严、强”为核心,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持续推进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向规范化、精细化深度迈进。
聚焦“材料全”,构建多元高效收集机制。打破“被动等待、来件即收”的传统模式,建立“定向归集、跟踪溯源、查漏补缺”的全链条收集体系。在收集范围上,严格对标《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按照十大分类,将干部履历表、考核鉴定、学历学位、党团组织、奖惩处分等二十余类材料纳入“必收清单”,确保“应归尽归”。针对常规材料,对接相关部门(科室)建立月度联动机制,及时归集年度考核、工资变动、职务任免等共性材料;针对特殊材料,围绕职称评审、重大表彰、违纪处理等关键节点,主动跟踪相关单位,实现“特殊材料不缺位”;针对缺失材料,详细登记《查缺单》反馈本人相关单位限时补充完善。同时,拓展材料收集维度,不仅收录基础性材料,更注重收集干部在重大任务、突发事件中的表现材料,以及反映政治品质、工作作风的评价性材料,让档案画像更鲜活、更立体。
聚焦“内容准”,严把三级审核关口。建立初审、复审、交叉审三级审核机制,对收集的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规范性等进行全面核审查。严格鉴别材料来源、关键信息、签字盖章等要素,坚决做到无关材料不接收、虚假材料不接收、严重涂改材料不接收。对材料不齐全、内容不真实、手续不完备或材料上的“三龄两历”与档案记载不一致的,及时通知材料形成部门重新制作、补办手续。对不符合归档要求或超出归档范围的材料,进行认真甄别和依规剔除。今年以来,累计收集年度考核表、工资变动审批表、学历学位、奖惩等档案材料5300余份。
聚焦“管理严”,规范归档操作流程。建立“分类限时、动态更新”的归档机制,避免材料积压、信息滞后。按照材料重要性和时效性分级设定归档时限。公务员登记表、入党志愿书等核心材料实行“即时归档”,考察任免、违纪处分等关键材料“两周内归档”,年度考核、培训学习等常规材料“一个月内归档”。材料归档后,第一时间完成分类、排序、编目、装订等流程,严格遵循“十大类”分类标准和时间顺序排列原则,确保档案查阅“一查即得”。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对干部职务变动、学历提升、奖惩情况等新信息,实行“30天内必归档”制度,同步更新电子档案目录,让档案信息与干部成长“同频共振”,避免“档案与现实脱节”问题。
聚焦“队伍强”,淬炼专业履职硬功。锚定档案工作从“重保管”向“重服务”转型。双措并举提质增效。一方面以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实操演练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档案管理业务培训,全面提升管档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另一方面构建“专人负责、逐级把关”责任闭环,层层压实各环节工作责任。严格执行档案保密制度,设立专门归档区域,涉密材料单独存放,借阅审批、移交交接全程登记,双人核对签字,全方位筑牢档案安全“防火墙”。
供稿:淳化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