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荔县着力破解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魄力不够等问题,聚力锻造政治过硬、锐意进取、善作善成、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力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坚持优“选”实“考”,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建立健全县委统揽、组织牵头、党委(党组)培养的干部选拔使用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四个注重选拔、四个坚决不用”的选人用人要求。突出“优中选优”。通过“三级名单一次磋商”办法规范初始提名,发挥各党委(党组)的初始提名和分管县级领导的审核把关作用,注重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一线发现识别干部,真正把政治素质好、德才兼备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突出“综合考评”。持续深化领导干部“一考三评五印证”综合考评,推动“考人”与“考事”深度融合、“识人”与“用人”紧密衔接,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用人导向,推动各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二是坚持考“准”察“实”,强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延续市县对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识别的好经验、好做法,健全完善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具体办法,逐步形成系统化、常态化政治素质识别机制。“正向”与“反向”相结合考准。用好“10+15”领导干部政治表现正、负面清单和“5566”干部监督综合体系,充分发挥政治监督和政治考察的联动效应,做好对领导干部的“政治体检”。“一时”与“一贯”相印证察实。既注重干部在关键时刻的政治表现,又关注其一贯的政治品质,通过日常“观言行”、考察“听民意”、组织“出鉴定”、个人“作承诺”、书记“双签字”五项举措,确保政治考察全面深入,真正把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好、“四个意识”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干部选拔出来。
三是坚持提“质”增“量”,抓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持续深化“墩苗工程”,健全完善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注重增加“数量”。常态化开展优秀年轻干部综合研判、专题调研,及时发现掌握和储备培养各个领域优秀年轻干部,分级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注重提高“质量”。实施“政治教育培训、专业能力提升、全方位实践锻炼”递进式培养,有计划地把年轻干部放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历练成长,强化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淬炼和实践锻炼,加强专业训练和岗位历练,确保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有路径、发展有方向。
供稿:大荔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