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份新一轮驻村轮换以来,陇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驻村帮扶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围绕驻村干部“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任务目标,通过优化队伍配置、强化赋能激励、做实保障监督等举措,全力推动驻村干部在基层一线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选派配备科学化,让驻村干部“干有底气”。精准匹配选精兵。建立“评估-匹配-选派”全链条工作机制,全面摸排全县村(社区)“两委”班子、村集体经济、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任务完成与巩固、城镇社区帮扶力量作用发挥等情况,按照“因村派人、人岗相适”原则,统筹帮扶单位职能与干部专业特长,科学制定选派方案,共组建77支驻村工作队,选派234名驻村干部,其中党员137名,平均年龄44.2岁,大学以上学历占比85.5%,确保队伍结构合理、能力适配。重点突破强配备。在已派驻77个工作队的基础上,针对2个工作任务重、存在软弱涣散问题的行政村,实施“优中选优、强中配强”策略,从全县优秀党员干部中,择优选派2名作风扎实、热爱农村工作、能力突出的第一书记,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四同模式”促联动。将驻村干部与208名村级后备力量建成成长共同体,通过日常入户同访、产业发展同商、争取项目同跑、矛盾纠纷同解,形成村情互通、经验共享的双向赋能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帮扶效能。
培训提能精准化,让驻村干部“干有章法”。新老衔接传承经验。推动“新老”驻村工作队有序衔接,建立“县级动员会、乡镇座谈会、村级交接会”三级谈话机制,帮助新队员快速理清思路、掌握方法,确保工作不断档、帮扶不脱节。精准培训提升能力。整合各级培训资源,构建全覆盖培训体系,今年来,举办全县新轮换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培训班,选派2名同志参加全省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示范班等,县级累计培训驻村干部256人次,内容涵盖政策法规、业务能力、党规党纪等方面,实现培训内容精准化、人员全覆盖。一线锤炼增强本领。组织新工作队开展“地毯式”走访,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人群,全面掌握家庭状况、务工动态、收入结构等信息,建立“民情台账”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响应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服务保障暖心化,让驻村干部“干有温度”。完善保障体系,激发队伍活力。健全驻村工作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生活补助、通信补贴、交通补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体检等政策,切实消除驻村干部后顾之忧。树立鲜明导向,激励担当作为。注重在驻村一线培养、考察、识别干部,树立“凭实绩说话、从基层选才”的鲜明导向,对扎根基层、表现突出的驻村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明确职责定位,创新驻村帮扶方式。驻村工作队紧扣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等四项职责,以及帮带推动村党组织争先进位、帮助建强村“两委”班子等16项要求,高效履职。健全管理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构建县级组织、农业部门统筹管理抓全局、乡镇属地管理抓日常、派出单位协同管理抓保障“三位一体”管理体系。严格执行驻村干部日常管理办法,明确驻村干部每年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20天,每周住4晚干5天,确保驻村干部真蹲实驻、真帮实扶。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