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淳化县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针对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退休党员的特点和实际,找准党员作用发挥的着力点,不断激发党员队伍新活力。
聚焦双重管理,让在职党员“为民服务”。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双报到·为民行”活动,聚焦居民需求,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方式,组织在职党员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根据党员个人意愿和特长,自觉认领政策宣传、纠纷调处、环境整治、爱心帮扶、民意收集、志愿服务等岗位,开展“矛盾化解”“居民安全用电用气宣传”等活动80余场次。创建“党员先锋岗”,通过“亮身份、明职责、作承诺”,引导在职党员积极参与调解议事协商队伍,围绕老旧小区改造、邻里纠纷化解等开展联络活动,不断增强在职党员为民服务实效。
聚焦设岗管理,让无职党员“定岗有为”。按照“依需设岗、因事定岗”的原则,合理设置具有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环境整治等多种功能的“党员先锋岗”,对无职党员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激励广大无职党员强化党员意识、榜样意识,用实际行动带头冲锋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第一线。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定《淳化县农村(社区)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党员可以通过参与村级各项工作获得积分,针对年度积分较高的党员,优先推荐优秀党员、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切实激发无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聚焦温情管理,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开展“政治生日”必联、逢年过节必联、外出返乡必联、生病住院必访、红白两事必访、特殊困难必访的“三必联三必访”活动,真正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利用“微党委”“微支部”实时推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最新学习内容,让流动党员做到学习不掉队、不漏学。发挥好流动党员在外发展的“宽视野”“多信息”等优势,鼓励流动党员化身社区志愿者、兼职网格员、义务监督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把返乡流动党员培养成发家致富带头人,把有致富能力、有带领群众共富意愿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两委”班子后备人选。
聚焦贴心管理,让退休党员“发挥余热”。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送学活动,线上依托咸阳老干部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线下利用支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固定场所,组织老党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鼓励引导身体素质过硬、精神状态良好的退休党员加入“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移风易俗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发挥正能量。对身患重病、高龄、失能等有特殊困难的退休党员,定期上门提供卫生保洁、心理辅导、健康体检等服务,进一步强化对老党员的关心关爱。
供稿:淳化县委组织部